何夕听完这一段时间南京风云变幻。
何夕说道:“诸位觉得,陛下何以召我回京?”
这一点是何夕这一段时间一直琢磨的。
本来何夕以为,朱元璋是想知道辽东工业发展得怎么样了。让他找一个借口,回京汇报。而今北方各方面战事都停顿了。但是回京之后,朱元璋的态度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何夕觉得,自己的揣测未必对。
他细细回想,如果按照庆功与调整的思路来捋,何夕未必是必须回来的那一个人。那么到底是为什么?
何夕心中有预感,但还是有些搞不清楚。是以问这些在南京的人。
宋麟说道:“大人,有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国子监这一段时间有一些动荡。”
何夕对国子监最为重视了。他立即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宋麟说道:“而今国子监的学生之中分成两派,各有主张。这几年更有一些助教调进来。与我等的想法不大一样。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国子监之中风传,大人不允许科举。是以——”
何夕说道;“是以,有很多人有怨言?”
宋麟说道:“还党同伐异,弄出来许多事端。我这个做祭酒的。到底人微言轻。有些事情,也是没有办法。”
何夕冷笑一声,说道:“好,釜底抽薪。将这些助教名单给我。这些人我处理了。剩下的,你来处理?做得到吗?”
何夕没有想到。居然有人要渗透到国子监中,想想也很正常。何夕的政治图谱从一开始都没有隐藏的意思。如果不是朱元璋这一尊大佛压着,何夕未必能安安分分在辽东当土皇帝。
是谁都能看出,国子监对何夕的重要性。自然要对这里下手。
而且对国子监下手,也很简单。
国子监的任命毕竟要吏部拍板,国子监人员升迁,亡故,要增补的时候,也是要吏部拍板。而且国子监除却祭酒与司业等几个官职之外,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对很多人来说,动几个六七品的小官,那并不比弹一下衣袖难。
而何夕在辽东,不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吏部运作。而且就好像何夕不能拒绝吴高与刘璟一般,国子监也好拒绝朝廷派人。
毕竟,大家都是大明臣子。一些规矩还是要遵守。
这就看出来,吏部的重要性,吏部为什么被称为天官了。
不过,想解决这些人。何夕并不是没有办法的。何夕而今也算是一号人物。去吏部直接见吏部尚书,也能将这一件事情解决得了。只是面子上不太好看。对于何夕来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影响。而不是能不能做到。
宋麟内心之中叹息一声,说道:“可以做到。”
宋麟还是继承宋讷的一些传统,算是一个比较严肃古板的读书人。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将国子监的事情告诉何夕的原因。
他本质上,不希望学生太过涉足政治。
虽然,他也知道大明的国子监从来是一个官员预备学堂。来这里的学生,将来都要涉足官场。但是宋麟依然不想让他们太早的涉足官场。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而今不管他想与不想。国子监都成为了战场了。
苏伯衡说道:“大人,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话,其实,而今很多学生对大人有意见,其实就是因为科举。我不知道,劝谏陛下废除科举的是不是大人。但是大人建立的吏考制度,是以很多人都将这一件事情推到了大人身上。是以,士林之中,对大人怨声载道。”
何夕揉了揉太阳穴,一时间有些头疼。不得不承认,这一招却是很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