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引申出一系列问题,漠南要守,还是要弃。要守,该怎么守,要弃,该怎么弃?”
“第二个问题,就是战利品的问题。”
“几十万之众,牲口百万。这些人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安置好了,从蒙古降军之中,选拔骑兵,可得精骑十万之众,甚至能让大明与残元力量骑兵力量倒转,下次出塞,就是灭此朝食之时,但是如果做不好,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待将来我朝与蒙古再战的时候,这些人如何忽然发难,或许会坏朝廷大事。”
“这又引出一系列问题。这些蒙古人如何安置,如果留在草原上,残元一南下,估计都会倒戈相向,而如果安置在北方,让他们从牧民变成农民,土地问题怎么解决。百姓有没有怨言,而这些蒙古人有什么怨言?”
“这都是问题。”
“第三个问题,才是封赏问题。臣只能看出来军中派系,但是如何安排,却不是我能知道的。”
朱元璋说道:“孺子可教也,你的一些问题,我都没有想到。那你说说,该怎么解决吧。”
何夕沉吟片刻,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一人计短,三人计长,陛下不当听我一面之词。”
朱元璋有些奇怪地说道;“哦,这倒是奇怪了。何大学生没词了?”
何夕说道:“陛下说得对,一来,这些问题一下子抛过来,我只能先看出问题,但是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却是不能。我需要一些时间。另外,陛下可知道,我在明鉴堂给监生布置的课题?”
朱元璋说道:“什么是课题?”
何夕将课题解释给朱元璋听,随即说道:“我布置的课题是北疆。”
朱元璋说道:“北疆。好大的题目。你觉得那些监生们能给出什么好答案。真能解开这个难题?”
何夕说道:“陛下,天下大事,一人是做不完。正因为如此,才要培养后进,陛下安排我在国子监不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总要给这些人一个施展的空间吧。”
“能选出一些出类拔萃之才,固然是好的。如果不能,也给学子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上达天听。”
“而且臣也看出这里面有很多可造之才,虽然稚嫩,但不一定没有可取之处。”
“不错。”朱元璋点点头。朱元璋对国子监生本来就有特别的感情。对国子监生都很看重,而今明鉴堂更是朱元璋所看重,这关注着,何夕从六百年后带来的知识,能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朱元璋说道:“你准备怎么办?”
何夕说道:“臣想耽搁陛下一点时间,我会选出几分比较好的学生作业,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不错,但是不够好,胆子不够大。”
何夕一愣,不知道朱元璋这是何意,说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说道:“选一个时间,朕到明鉴堂去。到时候让你的学生一个个上台讲。单单一封作业,能看出来什么?能在朕面前胆气十足,不怯场,不失态,这才有几分可用之姿。”
朱元璋对选拔人才上,是有自己的一套。
任何人在朱元璋面前过一眼,朱元璋能就看出来七七八八,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如果能在朱元璋面前挥洒自如,不用说,一般府县之职都是能胜任的。
只是如此一来,对明鉴堂学子们,固然是一个机会。同时恐怕是一道不大好跳过的坎。
何夕说道;“陛下对学子们的厚爱,臣一定代为转达。只是不知道这些学子知道了,是喜是忧。”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你说得对,朕的江山未来就指望你的这些学生了。朕也想看看,我大明江山未来的栋梁之才,而今有什么风范。你回去就好好准备吧。定个时间给朕,记住要快一些。北疆决策等不得。”
何夕说道:“臣明白,臣回去之后,会立即推进这一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