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要你何用?(2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4497 字 2023-07-20

何夕心中暗道:“不就是画饼吗?一定要将这个饼画的又大又圆,想糊弄过朱元璋再说。”

只是何夕随即又想道:“朱元璋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

朱元璋打发何夕离开之后,躺椅子的靠背上,呼吸有些急促。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他老了。虽然有大病未愈的原因,但是与人说说话都支撑不了,可见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什么地步了。朱元璋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到洪武三十一年了。

不过,这无所谓。到了他这个年纪多活两年,少活两年,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身后事的安排。

何夕自己或许没有感觉到,其实朱元璋已经将他与燕王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前文说过,朱元璋是一个纯粹的政治人物。比起自己的儿子,他更看重的是政治上的继承人,这也是他与太子揭不开的心结。

对于变法这一件事情,在太子与皇后死后,朱元璋动摇过,但是而今朱元璋重新下定了决心。

而今天下真正能与朱元璋合拍的人,只有何夕。

所以,朱元璋才让何夕给出一个方案。其实与朱元璋对燕王的询问,相差不大。

当然了,朱元璋决计不可能将皇位给何夕。这对何夕来说,有弊无利,但是权力却是可以传承的。否则顾命大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这也是朱元璋给何夕的考题。

其实,朱元璋已经想到一个办法,只是这个办法太过惨烈。让朱元璋犹豫再三,到底要不要做。他更希望何夕有一个好办法。而不是用他这个下下策。

朱元璋心中暗道:“何夕,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否则会死很多人的,很多很多人的。”

------

何夕回去之后,根本没有去秘书监。直接回到何府将姚广孝叫了过来。将今天与朱元璋的谈话,甚至燕王与朱元璋的谈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姚广孝。

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陛下的判断不错。虽然北京变法的成功,很多北京当地人都从中获益,别的不敢说,辽东,北京两地,三百多万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废新法,谁提这个,他们跟谁拼命。但是在江南,却是另外的样子,我与姐夫通信,得知今年苏州城的织户们日子并不好过,回款比之前慢了。很多东家都压了本钱。还有几家从辽东卖了机器,与织户不在合作了。总之,各种事情都很多。只是朝廷的奏疏上没有,报纸上没有。似乎没有人注意而已。只是苏州每年亮税二百万石,这个沉重的负担,其实都是靠织户支持的。一旦,织户利益受损,苏州城必然生乱。或许已经近在眼前了。天下暗流涌动,更重要的是,这暗流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我也判断不清楚。”

“大人,觉得苏州士绅官员们,是愿意苏州大乱,还是愿意所谓拨乱反正,禁止新法?”

何夕苦笑说道:“还用说吗?”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说实话,东北生产的丝绸几乎没有,数量上也很少。主要是丝绸的原料问题。

也就是桑叶。不过东北当地有柞木,柞木蚕,也是可以纺织的。甚至山东,辽东,高丽这些地方都有柞木丝绸的传统。

营口大学堂之中,就有这个课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这柞木蚕的生产效率。

其实而今还没有什么大成果。毕竟,且不说,这个时代科学研究方法,何夕仅仅提了一个头,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大量的补充。科研效率慢,也是很正常的。更不要说生物研究,本来就快不起来的。

但是好歹有了一点成果,让丝绸也成为东北产业之一。产量上并不多,甚至比不上江南随便一个小镇的丝绸多。质量好。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能单独看。事务之间,有普遍的联系,互相影响的。研究丝绸,就不能只研究丝绸,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丝绸上,要看其他高端布料,与市场购买力,等等关联之下,综合的论述,辽东在纺织品市场上的作为,以及对苏州织户的影响。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