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建心中还是挺同情太子殿下的,闹到如今这个局势,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太子叹息一声,随后被周建安排到了一座营帐中看押了起来。
数天后,太子与众亲信便上马随着周建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路上公子苏自然也是向周建表面了身份,周建一听帮他们劝降的神秘侠客居然是十几年前被贬边疆的公子苏也是惊诧不已,只好也带着他一起去了京城复命。
数十日后,太子乱党,太子、秦绍、刘瑜等数百人被周建压入庆阳廷尉狱,等待候审。
此时庆阳宫大殿中,皇帝面若寒霜的盯着公子苏,他是万没想到,公子苏居然劝降了太子,此刻皇帝心中愤怒,但他又不能表现出来。
皇帝想了半天,不动声色,安抚道:“穆苏,劝降逆太子有功,恢复宗室身份,正好晟儿已经受封去了外地,他原先的宅邸就赐给你吧!”
公子苏跪地叩头道:“谢陛下天恩。”
“嗯!你退下吧……”
左丞相霍铮见公子苏退出大殿,上前小心翼翼的请示道:“启奏陛下,右丞相崔琰参与逆太子谋乱,全家已经压入廷尉狱中有些日子了,廷尉议罪,崔琰教唆太子谋逆,具五刑,腰斩,夷三族。”
皇帝闻言,后仰在龙椅上,他闭上了眼睛,问道:“霍爱卿,你不是去廷尉狱见过崔琰了吗?他有什么可说的?”
霍铮沉吟半晌道:“启奏陛下,崔琰说,他临死时前,想在见一见陛下您,您看?”
皇帝闻言,冷声道:“朕不想见他。”
随后皇帝又问霍铮道:“霍爱卿,对于崔琰的处理意见,你怎么看?”
霍铮想起皇帝刚才的态度,心中暗自揣测了一番皇帝的心思,便进言道:
“陛下,廷尉议罪,符合国法律令,臣无异议,但是,臣觉得崔琰毕竟担任右丞相三十多年,在朝中颇有声望,与国家社稷,劳苦功高,此次逆太子事件,崔琰其实也是受到了逆党裹挟,不得已,才参与谋乱,若是施以重刑,恐怕……”
皇帝闻言,这才睁开眼,微微颔首,语气淡然道:“先帝二世七年,第二次中原大战,我军于平城一战,大胜五十万诸侯联军,先帝亲临前线劳军,大军回师途中,先帝突然驾崩,若非当年崔琰力挽狂澜,说服朝中重臣,拥立朕登上皇位,如今朕哪有机会继承晋国历代先君遗志,完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统一大业。”
皇帝说到这里,扼腕叹息一声道:“念在崔琰过去有功于社稷的份上,免刑,赐其自尽,赦免崔氏全族,流配云中。”
霍铮闻言,颔首道:“陛下天恩,臣这就去廷尉狱传旨。”
霍铮带着旨意直奔廷尉狱,自太极宫事变,霍铮应对有度,他更加得皇帝信任,实际上崔琰担任丞相时间比他长得多,号召力在朝野内外,更是无与伦比,右丞相崔琰始终是压着左丞相霍铮一头的,如今随着太子兵谏失败,右丞相崔琰是彻底完了,崔家也跟着完蛋了,今后朝廷内外,他霍铮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皇帝任命了新的右丞相,也难以与他相提并论,实际上他今后就是独相了。
廷尉狱中,当今堂堂的右丞相崔琰,披头散发,双眼无神,似乎一瞬间苍老了很多,他正在牢狱中等待自己的最终的命运审判,他很明白,当年他支持当今皇帝夺得帝位,迎来了自己与崔家三十多年的辉煌岁月,可如今随着太子兵败,一旦太子被废,也就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彻底终结,崔家也会跟着他一起完蛋,奈何他与太子绑定的太深,逼不得已。
少顷,崔琰监牢中,霍铮前来颁布旨意,眼见明争暗斗了十多年的政治对手就这么完了,他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霍铮上前道:“崔相国,陛下有旨意。”
崔琰闻言,老头叹息一声,拖动着镣铐跪在圣旨前,迎接自己的最终审判。
寺人宣读诏令后,崔琰仿佛呆住了一般,不敢相信皇帝竟然只赐他一人死罪,还放过了他们崔家,崔琰知道,这是皇帝念着旧情,不然他们崔家肯定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霍铮提醒道:“崔相国,还不快谢恩。”
崔琰老泪纵横,连连向圣旨叩头道:“谢陛下,老臣叩谢天恩,老臣罪有应得……”
霍铮见此,长叹一声道:“崔相国,临死之前,您老还有什么话要说?”
崔琰缓缓起身,问霍铮道:“霍相国,老朽想知道,太子怎么样了?”
霍铮没想到,崔琰到现在还挂念着太子,便说道:“逆太子安好,已经投降了,今日才刚刚押解回京。”
崔琰闻言,连连点头道:“霍相国,我们二人也算是十多年的老对头了,老朽想求您一件事,太子的储君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您能否向陛下进言,留太子殿下一条命?毕竟他是陛下的亲生骨肉啊!”
霍铮闻言,苦笑一声道:“崔相国,你觉得可能吗?你其实比我更清楚太子殿下的下场,即便现在留得太子一命,将来新君继位,太子恐怕还是难以活命啊。”
崔琰闻言,哀叹一声,便不再说话。
霍铮一挥手,寺人献上一匹白绫交给了崔琰自尽,崔琰颤颤巍巍接过白绫,向皇宫方向叩首谢恩。
霍铮见状,叹息一声,便转身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