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赵泗一如既往的没脑子和没屁眼(1 / 2)

很遗憾,蓝田带来造纸的军匠虽然有先发优势,但他们毕竟只是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匠人。

他们的技术优势没过多久就被这群墨家弟子所超越,毕竟,哪怕在匠人的行列当中,他们也是普普通通。

当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弄清楚造纸的原理,墨家弟子们还是发挥了一些主观能动性的。

譬如偷窥

造纸的原理算不上多难,只需要大概看过流程,一众墨家弟子就大概分析了出来其中原理,而后经过不断的测试改善,经验总结,军匠们严防死守的小窍门没用多久就被他们试错了出来,直至不断的予以改良,让这群墨家弟子满意的白纸终于问世。

“问题就是成本稍微高了一些,想要降低成本加大生产速度,纸的质量就要稍差一些。”墨家弟子毕竟是真有学问在身上的。

很快,他们就做好了总结和流程报告,成本和质量分析,产量和造纸周期分析,而这些,正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军匠所不具备的技能。

“麻纸和白纸一块呈上,草纸也一并呈上吧,一块发奏!”

目前墨家弟子大概按照质量和原料将纸张分为三等。

第一等自然是木质纤维的白纸,柔软细腻,已经算是纸中的奢侈品,不过成本比起来竹简也不遑多让,产量比较低,生产周期比较长。

次一等的就是麻纸,颜色暗淡,质地比较脆,但是满足书写需求的同时装订成册已经没什么问题,也用印刷术试过了,麻纸是可以用的,成本比较适中。

最差的就是草纸,即用各类干草茎叶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上只能说一塌糊涂。

晕墨,稍有不慎就会透纸而出,装订成册以后稍有不慎就会损坏,但是优点就是成本低廉,工序较少,生产速度比较快,想要用草纸装订成书大概是不行,但是用来验算,当做消耗品来用倒也不是不行。

当然,就目前的成本来看,哪怕是草纸的价格对于黔首来说也算得上高昂,并不能大量使用,这种现象或许会随着产量加大经验和工序进一步成熟而有所缓解。

正儿八经学术出身的墨家弟子确实好用,甚至还根据成本分析了各类纸张的适用性以及对应阶层,墨家虽然稍显没落,但是毕竟是显学,其治国理念虽不受始皇帝喜欢,但是正经的墨家弟子是完全具备产品分析的能力的。

斟酌许久,写好奏折!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奏折,是用白纸所书!

直发始皇帝驾撵,当然,收信人是赵泗,发给始皇帝他们还没有资格。

这或许是迄今为止,第一份纸质奏疏!

而另一边,驾撵依旧在稳步行进。

赵泗和始皇帝于车架之内畅谈。

主要谈的就是锦衣卫。

“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直属皇辖,不分官爵,直缉捕之,审讯刑狱不问三公九卿”始皇帝重复了一遍略显怪异的看了一眼赵泗。

他本以为赵泗提议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内部稽查机构,但是

直属皇权,独立于三公九卿,拥有抓捕任何人的权利,独立设置刑讯审问机构,不分官爵

赵泗的提议一如既往的缺心眼和没***。

没***是,这个被赵泗命名为锦衣卫的权利太大了,拥有独立的审讯机构和武力配置,独立于三公九卿之外,不受三公九卿制衡,独属皇权。

这已经不是在所有人头上悬一把剑了,这是直接把刀架在了所有人的脖子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要这个机构成功建立,三公九卿地方大员都要受到制衡,现有的官场逻辑会毁于一旦。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文武百官地方大员乃至于六国旧贵,只要始皇帝想动手,压根不用走任何流程。这对于始皇帝来说,固然是好事,这种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同时又能够收紧对天下的束缚,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歹毒的机构,就是生儿子没***的提议。

至于缺心眼

很简单,因为赵泗也是文武百官的一员,而且客观来说,赵泗前途光明,完全没有必要提出这种意见,赵泗又不是内臣。

可是赵泗还是提了,好像他不在乎自己侍郎的身份,难道这把刀真的不会架在赵泗脖子上么?

还是说,自己对赵泗太过于亲近,让赵泗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锦衣卫不是很好听。”

始皇帝没来由的说了一句。

赵泗愣了一下讪笑道:“这只是臣随口取的名字,这种机构自然是陛下做主。”

说归说,但是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可惜,多半是不能在大秦看到我大明的锦衣卫了,实事求是的说,对明朝,赵泗心里还是有些好感的。

始皇帝闻言只是摆了摆手道:“出去驾车去吧。”

赵泗闻言,躬身告退。

身子刚要出去却又被始皇帝叫住。

“此事,不要外泄。”

虽然嘴巴紧本应是官员的基本操守,可是他毕竟是赵泗啊。

这小子性情太跳脱了,好像对什么都不上心,又好像对什么都上心,做起来事情和大秦的文武百官截然不同,倒不是弄不好,只是赵泗办起来事给始皇帝的感觉很怪。

组建这种机构的消息肯定不能提前外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