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给朱明王来一点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订】(2 / 2)

那也得往下砸!

没钱就苦一苦百姓,让汉人老百姓忍耐忍耐就有钱了。

说着。

乾隆已经走下了高台。

在几名太监的搀扶下骑上一匹温顺的母马。

在已经列队完毕等待乾隆检阅的包衣新军们面前缓缓策马而过。

包衣新军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等乾隆骑马而来的时候。

便一齐高喊。

“保大清,灭逆明!”

“保大清,灭逆明!”

一声声的整齐的高呼让乾隆感受到了这一年来难得的快意。

这等精锐,五万还是少了点。

不过已经堪用,足够把逆明堵在广东了。

等再练五万包衣军。

组成十万包衣大军。

到那时候。

逆明何愁不灭?

如今已经是八月份。

等九月秋收过后。

包衣新军就可以沿内核南下,补充赣州大营。

十月份开始入冬,广东天气干爽,正适合作战的时候。

到时候可以尝试把南雄州夺回来。

在逆明的头顶上插上一把刀子。

让其夜不能寐,军民丧胆。

逆明只有广东一省。

而大清有江南,有湖广,有四川,有中原,还有满洲、内外蒙古等。

而大清朝上有明君,下有名将,地方安靖,海晏河清。

毫无亡国之征兆。

这是以天下之力,打广东一隅。

焉有不胜之理!

就在志得意满的乾隆皇帝在视察他的宝贝包衣军的时候。

大明朝的朱明王也行走在广州府番禺县的莲花山脚下。

和他随行的还有两个月前完成生产的王后罗香梅,还有内阁右丞相罗芳伯。

罗香梅在两个月前产下一子,取名朱宜錾。

大明封建主义接班人算是有了一个候选人了。

而且按照朱道桦的想法,这皇帝继承制度还是选用比较稳定保守的嫡长子继承。

在朱道桦设想中未来的大明的制度之中。

他不需要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

因为雄才大略意味着折腾,而折腾的事情朱道桦打算在自己这一代就办完。

而罗香梅在产子之后。

石香姑也怀上了。

于是乎罗香梅在出了月子之后就跟着朱道桦满广东跑。

这才刚刚视察了在琼州府的养马场和大明陆军第十一旅训练,就乘船返回广东,在番禺县莲花山脚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大明陆军十一旅之所以放在琼州府,是因为十一旅是唯一的骑兵旅。

琼州府的人口相对较少,全府人口一百万左右,还有大片的未开发的地盘,同时也有大量的平坦的地方,适合大办养马场,也适合骑兵的训练。

现在在琼州府的养马场还在选育阶段,就是用从西方带回来的马种和从北方朝鲜、日本等国买回来的蒙古马杂交选育。

暂时还无法提供战马。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明军的骑兵就没办法办起来了。

由于东西方贸易上,中国有着极大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出口商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等,基本上处在市场的垄断地位。

而中国基本上又不需要什么商品进口。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白银大量流入并且永久停留在了中国。

而现在明王府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需要进口的商品的——比如说战马。

这就让从西方范海而来的商人们看到了商机。

比起直接运送白银到中国,他们更希望能运送一批批的商品——在历史上就是鸦片。

现在没有西方商人敢运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国门。

而明王府又需要战马。

于是乎许多西方商人发现了一个商机。

就是从欧洲出航,满载商品,到印度把商品卸货后再购买印度当地的良种战折耳马到巴淡岛,把战马卖给明王府之后,再从东方商人手里购买茶叶、瓷器、漆器、丝绸等返回欧洲。

形成一个大三角的贸易。

通过国际贸易。

大明攒起了一批足够支撑一个骑兵旅的战马用于训练。

十一骑兵旅也就顺势建立了起来。

这些骑兵当然也不是按照蒙古式的轻骑兵训练的——这方面朱明王也没有懂得的人才。

所以就拿了欧洲冲击骑兵的训练操典,稍微改进之后就使用了。

这方面朱道桦选择相信拿破仑——拿破仑认为骑兵不需要会太多的技能,什么又要射箭,又要近身肉搏的蒙古式骑兵,拿破仑认为在现在这个战场完全没多大的作用。

骑兵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冲击!

所以大明陆军的骑兵完完全全的就是一支冲击骑兵。

装备的是胸甲、骑枪、弯刀。

走的排成密集队列冲阵的路子。

而拥有了一支可堪使用的骑兵之后。

明军才有本钱图谋广东以北。

至于要攻略中原。

那至少要有个两三万骑才行了。

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取江南、湖广。

这方面的准备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包括训练军队,准备足够多的地方行政官员等。

此时的莲花山脚。

周围的农田大多已经收割完成。

不过跟随在朱道桦身边的罗芳伯却一脸的忧虑。

“大王,今年秋收之后发生了许多驱佃事件,许多地主收回耕地,改为雇人种甘蔗、大蒜等。”

罗芳伯说道。

驱佃。

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不太道德的事情。

但是现在在广东各地。

今年秋天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驱佃事件。

原因也很简单。

由于明王府的产业引导和续命水投入量产。

制糖业和制药业都得到了大发展。

推高了甘蔗和大蒜这种经济作物的价格。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来自安南、兰芳的廉价稻米大量涌入广东,导致稻米的价格一降再降。

这就让许多之前主要是把耕地给佃农耕种收米租的地主亏本——大明的田税不是实物税,是要交明元的。

亏本的买卖可没人干。

所以许多地主开始驱赶佃农,准备改种经济作物。

这段时间以来。

因为驱佃而发生的冲突、群体事件层出不穷。

是目前内阁两位丞相最为头痛的事情了。

驱佃在历朝历代,可都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确的。

但是我们这位朱明王,却好像对驱佃这事不怎么在乎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