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院中,凉亭。
亭中几上铺开溥心畬的斗方,一圈人围观,指指点点。
不但有三个苍头老翁,和肖珑、常闲,竟然还有两个津门画院的画家也赶过来观摩,这两位是肖孙两位老先生的弟子。
“说起心畬先生的画,当然是高,但不能说功力有多深,只能说那是老天爷赏饭吃,绝高的绘画造诣,实在是天资所成,或者说天资远在功力之上,甚至竟可以说,他对画艺并没用过多少苦功。”
肖瑯兴趣盎然,说道:
“当然,又说回来,任何学术、艺术,无论古今中外,哪位有成就的人,都不可能是凭空就会了的,不学就能了的,或写出画出他没见过的东西的。只是有人闻一以知一,有的人闻一以知二罢了。
而心畬先生,恐怕可当得闻一以知十。
说心畬先生在绘画上天资过于功力,这是二者比较而言的,并非眼中一无所见,手下一无所试便能画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佳作来。“
“我曾见过两幅《上元夜饮图》,一幅是“扬州八怪”罗聘的真迹,一幅是心畬先生的临本,临本笔力挺拔,气韵古雅,两者相比,不像是溥临罗本,绝像是罗临溥本。诸如此类,不啻点铁成金。“
“可见,心畬先生绝不同于“寻行数墨”、“按模脱墼”的死学,而是进去了再出来,融会贯通的。“
孙其峰点头,现场教学道:“禅家比喻天才领悟时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所以无论南方北方,学溥先生画法的画家不知多少,当然有从心畬先生的阶梯走上更高更广的境界的;也有专心模拟乃至仿造以充心畬先生真迹的,但那些仿造品很难丝丝入扣。”
“为什么呢?因为有定法的,容易模拟,无定法的,不易琢磨。像心畬先生那种腕力千钧,游行自在的作品,真好似和仿造的人开玩笑捉迷藏,使他们无法找着。“
肖瑯突然哈哈一乐道:“不说仿心畬先生,就现今仿我的人也不少,如造假者的绘画水平能达到我的六成,我心里就非常高兴了,但没有。“
“说到底,是想着投机取巧,不肯下那些个笨功夫啊!“南瑾瑜声音清冷。
几人都是当今大家,胸中典藏甚富。尤其肖瑯本是京城人,与各位老先生交往甚密,说起来更是口若悬河,让人眼界大开。
说起心畲先生这位旧王孙,趣事颇多。
天赋这东西跟权利一样,是不讲道理的。
正如肖瑯所言,溥心畬于画上并不以功力称绝,而是以超绝的天赋横压一代。
溥心畬画山石树木,从来没有像《芥子园画谱》等画谱里所讲的,用那样子的皴法、点法和一些相传的各派成法。
而且独出机杼,有时钩出轮廓,随笔横着竖着任笔抹去,又都恰到好处。
但这种天真挥洒的性格,却不宜于画在近代所制的一些既生又厚的宣纸上,由于这项条件的不适宜,又出过一次由误会造成的佳话。
一次有人托画店代请先生画一大幅中堂,送去的是一幅新生宣纸。
心畬先生照例是满不在乎地放手去画,甚至是去抹,结果笔到三分处,墨水浸淫,扩展到了五六分。不问可知,与心畲先生平常的作品的面目自然大不相同。
那位拿出生宣纸的假行家当然就不会愿意接受了。最后这件生纸作品,反倒成了画店的奇货。由于它的艺术效果特殊,竟被收藏家出重价买去了。
溥心畬还有一件流传的故事,谈者常当作笑柄。
有一次求画人问溥心畬,所求的那件画成了没有?
溥心畬手指另一房屋说:“那要问他们,问他们画得了没有?
这句话如果孤立地听起来,好像溥心畬家中即有许多代笔伪作。
但其实是断章取义,俗语不实,流为丹青。
要知道溥心畬的书画,只说那种挺拨力量和特殊的风格,已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相似的。所谓问他们画成的,只是加工补缀的部分,更不可能先生的每件作品都出于他们之手。
再说回到常闲所得半成品画。
古人画不画完,其实并不罕见。
因为古人既风雅,也无耻,经常发生“夺画”之事。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便是此中翘楚,干过无数次这样的无耻勾当。
米芾生性放荡不羁、装疯卖傻,时常遇石称“兄“,膜拜不已,人们都叫他“米癫”。
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志》是著名的宋人笔记,据他的记载,米芾喜欢收藏古代名贵的书画,甚至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可是他收藏的方式方法却是不择手段,为人所不齿。
他如果听到谁家有古画,就想方设法的以观赏的名义借到手,说是观赏,其实就是临摹。
米芾的书画水平很高,尤其临摹功夫很深,据考证,现今我们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书法作品,比如王献之的《中秋帖》等,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临本。
然后他居然把临摹品归还给人家,将真迹据为己有。有时候,他还会将真品和临摹品同时拿给人家挑选,而原主往往会上当,误选了他的临摹品。
米芾在长沙为官之时,得知湘江附近的一座寺庙里,珍藏有一幅唐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名曰《道林诗》,于是米芾便前去借来欣赏。米芾爱不释手,到了夜里索性直接拿着这幅作品逃之夭夭。无可奈何之下,僧人只能报官,这才夺回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