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凤七年十二月十二,范明友所部在阴槃城下覆灭后的第五天,韩德时隔一个月的时间,再一次来到了长安城。
这一次,韩德仍然是奉韩增之命来给天子送信的,只不过那个装了密信和奏书的传信筒比上一次的重了很多。
因为传信筒里不只装着韩增一个人上奏天子的密信。
申时,未央宫的温室殿中,只有刘贺和樊克两人,所以此处看起来更显空旷。
长安城已经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张安世这些朝臣比以往更繁忙。
风尘仆仆的韩德来到了殿外,亲手将那被体温捂得温热的传信筒呈送到了天子案前,然后就退后几步站到了一边。
刘贺并未着急去拆开这沉甸甸的传信筒,而是欣慰地上下打量着韩德。
时隔一个多月,刘贺发现韩德竟然又成熟了许多,看来这沙场还真是能够磨练人的地方啊。
十日之前,也就是刘贺在前殿派人将霍光押送后的两天,刘贺终于是接到了韩增送来的密报,得知几万大军一定可以按时抵达漆县,拦截住范明友所部,绝不让其进入长安。
从那个时候开始,刘贺终于可以在未央宫睡一个好觉了。
随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长安城里那人心惶惶的百姓们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不少花了大价钱搞到了通关符节的巨室富户,又拖家带口,浩浩荡荡地回到了长安城。
只要长安城能够平安无事,这大汉帝国的其他郡国,又怎么可能比得上长安城呢?
那时,刘贺就坚定地相信,韩增所部两万人马,定能够不负众望,抵挡住范明友和田广明麾下的几万叛军。
现如今,刘贺又看到韩德这生龙活虎的模样,就算不拆开案前的那个传信筒,他也知道里面定然是捷报。
只不过不知这捷报到底有多大罢了。
“是不是我军取得大捷?”刘贺直接了当地向韩德问道。
韩德先是一愣,才发现天子是在和自己说话,他腼腆地笑了笑,就点了点头。
“你可用立下军功?”刘贺继续问道。
韩德又是点了点头。
“那你可封为何爵?”刘贺再问。
“大夫!”韩德挺胸自豪地说道。
“不错,看来,封侯是指日可待了。”刘贺打趣地说道。
虽然刘贺说的是一句玩笑,但是韩德听罢却仍然很激动,他似乎想说什么来作为回应,但是却没有能说出来,最终只是又激动地行了一个军礼。
刘贺没有再多说下去,而是动手开始去拆那沉甸甸的传信筒。
很快,传音筒就拆开了,刘贺没有想到从中取出来的不只一封密信奏书,而有好几封。
一一核对过那些奏书密信上的落款和姓名,刘贺是又惊又喜,立刻就知道在北地郡和安定郡一定发生了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精彩的事情。
写第一封奏书的是韩增。
写第二封奏书的是赵充国。
写第三封奏书的是苏武和傅介子。
而第四封奏书是韩增和赵充国联署的。
看来,关键在于中间两封!
刘贺压抑着激动地心情逐一拆开这些奏书,详细地读了起来,终于对北地郡和安定郡这场骤然而起又骤然而落的大战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封来自韩增的密信中,上奏了其率部攻占漆县并在漆县下击溃范明友所部的过程。
其中并无太详细的细节,寥寥数语就交代了整个故事过程和结果,然而实际上这背后不知道藏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性命。
第二封来自赵充国的密信中,上奏了其率军从杭爱山到安武,一路追击范明友所部和田广明所部的整个过程。
大军已经收复了两郡中所有被叛军攻占的县城,并且扫清了叛军的残部,更是已经与韩增取得了联络。
看到此处,刘贺放下赵充国的奏书,心中既是激动又是疑惑。
他的激动在于声势浩大的叛乱居然戛然而止了,长安城和大汉帝国面临的危险彻底被解除。
而疑惑却在于赵充国所部可以突然出现在安定郡和北地郡,对范明友和田广明两路叛军造成致命一击。
如果不是赵充国所部能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北地郡和安定郡,那么这场动乱恐怕在年前是结束不了的,那大汉还要动荡许久。
相比于韩增,赵充国的功劳丝毫不弱。
但是,不管是韩增的密信还是赵充国的密信,都并没有提及为何赵充国所部能从杭爱山出发,尾随叛军并在关键时刻给其致命一击。
老将军赵充国是一个沉稳持重的人,一定然不会是因为疏忽而在密信中遗漏此事的。之所以没有在自己上的密信中写明此事的原因,定然有深意。
看来,就在其他那两封信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