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三年无饥民
书生虽然苦口婆心的解释,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不相信土豆的产量能高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
对于此时的大明百姓,产量别说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即便是能够亩产五百斤,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书生继续说道:“现在大伙儿应该明白了吧”说着他看向围观的百姓,然后说道:“皇上愿意减免那么多的赋税,也要大伙儿赶紧回乡。”
“就是因为土豆高产!”
“而且生长周期只有两三个月。”
“也就是说,大伙儿回乡只需两三个月,就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说着,他特别提示道:“而且这土豆为何叫土豆?因为他是长在土里面的,即使遇到蝗灾,蝗虫也不能钻到土里去吃土豆对不对?”
“俺再跟大伙儿说一件事吧!”
书生呵呵笑道:“皇上曾言,他要在三年之内,让长江以北,再无一个饥民。”
“有了这土豆,别说三年”说着,书生看向现场的百姓,拱手道:“如果大伙儿遵从皇上的旨意,早日返回乡里,早日种上土豆,俺觉得来年大伙儿就不再是饥民。”
三年无饥民。
这话听着很提振士气,百姓们当然也希望这事儿能如愿,因为他们的要求真的不高,就是希望能够吃饱饭,有衣穿。
如果土豆的产量真的有这么高,而且真的可以在干旱的沙地,也能种植的话,他们也觉得皇帝的这个愿望,很容易实现。
想想也能够想到。
亩产一千五百斤,在场的很多人,在他们的老家,怎么也有十亩八亩土地,更何况地方官府,时常还鼓励百姓开坑荒地。
一亩一千五百斤,十亩就是一万五千斤。
俺的个亲娘额,俺一家五口人,一年怎么吃,也吃不完一万五千斤粮食啊一个中年男人,默默的掰着手指头算计,过了半晌他看向那书生,高声说道:“大人,俺愿意回去。”
“反正在外面乞讨,也讨不来吃的。”
“要是能讨到吃的,俺那小闺女,也不至于饿死”说着他鼻子一酸,然后道:“不回去也得饿死,俺就再相信朝廷一次,俺回去。”
“好!”
那书生当即满意的说道:“你的选择非常正确”说着,他看向那汉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原籍是何地,现在家里还有几口人?”
“回大人!”中年汉子高声道:“俺叫李富贵,原籍是榆林卫米脂县李家站,家里现在还有五口人。”
“好!”
那书生笑着说道:“你现在就可以去前面登记,然后官府会给你发路引,带走路引,你们一家,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到你们的家乡。”
“记住了,别把路引弄丢了,回到老家,得凭这个路引去当地官府领取土豆种子,还有沿途进入粥棚领粥。”
“是是是!”
那汉子连忙作揖,道:“多谢大人!”
“多谢大人!”
那汉子道谢之后,就带着一家五口,来到前面不远处的登记处。
“名字。”
“原籍。”
“几口人。”
一个五十来岁的官吏,看了一眼李富贵问道,李富贵拉过老婆孩子笑着说道:“俺叫李富贵,原籍是榆林卫米脂县李家站,家里就剩俺们夫妻,还有三个娃娃。”
说完,那官吏看了一眼这一家人,然后奋笔疾书,在一块木牌上书写起来。
不大一会儿功夫,木牌写好,他将木牌递给了李富贵,然后吩咐左右道:“五个人,每人两张麦饼。”
“呵——”
那李富贵顿时大喜,登记返乡,官府不但给他们路引,而且还给他们发麦饼,两个五六岁的娃娃,看着几张麦饼,顿时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