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流民返乡政策(2 / 2)

这一道政令,非常的全面,那些流民不想返乡都不行,因为留在原地,他们也是乞讨,而且通过朱由检这几个月的经历,这些流民现在的乞讨,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但是朝廷为了让他们顺利返乡,不但在沿途给他们开设粥场,同时还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前拖欠的赋税,全部不用交了,而且还将减免崇祯二年至崇祯三年的赋税。

此前朱由检曾问过一些流民,问他们愿不愿意返乡,他们的回答基本相同,不回去。

为什么不回去。

因为他们不敢。

回去马上就得上缴拖欠的赋税,他们现在到处乞讨,拿什么去补缴这些拖欠的赋税?

很多百姓离家已经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这跟滚雪球似的,若是严格执行,他们就算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外面乞讨。

乞讨至少还有机会活命。

但是现在不同了,以前拖欠的税赋,全部免除。

而且还给他们提供土豆种,也就是说,返乡之后,不但不需要承担拖欠的巨额赋税,朝廷还给他们提供种子恢复生产。

韩爌有些紧张。

因为昨日皇帝只说免除拖欠的赋税,以及对非流民的减免政策。

但是他回去与几位阁臣商议时,刘鸿训就曾提出,减免拖欠的赋税,确实是给这些流民减轻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他们回乡的路上,回乡之后,吃什么喝什么?

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难道让他们乞讨回乡,回乡继续去乞讨吗?

那还不如继续在外面乞讨。

既然皇帝那么着急让流民返乡,那就彻底解决百姓的麻烦,不但要求各州各府各县,在流民途径的官道开设粥场,让流民在返乡的途中不至于饿肚子,同时还将减免崇祯二年和崇祯三年的赋税,而且还要给他们每人提供五十斤的土豆作为种子。

若是流民不返乡,不但不给优惠政策,而且还要受到惩罚。

如果是这样的话,刘鸿训觉得,至少八成的流民,他们会立即启程返乡,如果能够活下去,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在外面乞讨为生?

但是——

如此一来,朝廷将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首先开设粥场,这肯定得从州县的赋税当中扣除,要不然人家地方官也不可能自掏腰包,另外减免崇祯二年,崇祯三年的赋税,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皇帝昨日虽然要求派官员去福建、广东、阜阳等地去收购土豆,但是这个钱还得朝廷出。

刘鸿训的意思是,那就把这些收购回来的土豆,免费送给那些返乡的流民。

老天爷啊——

这可又是一大笔钱,收购需要钱,运输到各地还得需要钱。

这一套政策全部实施下来,得花费多少银子。

皇帝,他能同意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