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了若指掌(2 / 2)

这一刻,乔登怦然心动。

这一刻他心中不由暗自吟咏出他自幼学习的那首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剑阁守将马元殷勤地为众人接风洗尘。关内馆阁早已被他派人打扫干净,在崔灿等人用过午膳之后,众人分别进了不同的馆阁休息一会以待继续赶路。

“李旸,你来这里所为何事?”崔灿以前在上洛做侍御史时和这名殿前虎贲熟识,对于此人的修为他是知之甚深。

“回禀使君大人,我特为流民之事而来。不知大人如何一路行来,对于我们这些自外州而来的流民是何意见?”

崔灿此次赴任益州,还有一件事情便是持节处置这些广泛散布在益州梁州的流民。自打四年前西土遭遇连年大旱,很多地方几乎颗粒无收。大量的饥民四处乞食最终引发成一场暴乱。这场暴乱起于永和三年四月,到了十月便被当时还镇守长安的赵王皇甫伦派兵给荡平。只是这流民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自打后商天下大乱,发展到后来三分天下,益州梁州这边是属于当时割据西蜀的蜀商国的。蜀商和大周大战多年,汉中一地的居民要么战死,要么被两方各自迁移到其它地区。时至今日,梁州一地的人口相比于后商时期都是大大减少的。

来到这边的流民大多都如李旸他们一般,祖上很多都其实是当年从汉中迁徙出去或逃难出去的。虽说已经过去了快一百来年,再度归来时,风景依旧物是人非。对于他们这些流民,梁州本地人一开始还是比较热情,毕竟他们之中很多人也算是以前的本地人。逃难至此,大家伙稍微帮点让他们渡过难关。

可谁也架不住这些流民一住便是一年,而且丝毫没有返回的打算。而且这些流民因为是寓居此地,众人是特别的团结剽悍。每每和当地人产生纠纷之时,这些流民都是团结对外,反而压的当地人不敢动弹。

原本这些流人还是只在汉中一地,是被朝廷禁止穿过剑阁关的。可永泰三年初朝廷派遣一个使者过来考察流民情况。这使者受流民贿赂,最终上报说流民多大十来万,仅汉中一地不能赡养。于是乎,当这份报告呈交上去之后,朝廷便决定允许流民穿过剑阁去益州乞食度日。

而后,上洛又发生了那么一系列的政变,这事便耽搁了下来。在赵王皇甫伦被赶下台后,齐王皇甫囧以首功居辅政之位,这个两州流民问题便再度翻了起来。

蜀地富饶自不必多说,便是汉中一地也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加之很多流人原本就是梁州这边的土著,这时间一长,这些人之中很多人便不想再返回雍州秦州。

只是雍州秦州原本经过那几年大旱还有祁万年之乱人口就锐减很多,这两州的刺史还有郡守治下无人哪能忍受,连番上表要求将流散在益州梁州的流民遣返回本地。

崔灿对于这一切都知之甚深。

朝廷已经有了决议,鉴于雍州秦州大旱已过,这些流民当返回原属地。他路过南郑时,梁州刺史罗商已经开始着手遣返散布在梁州各地的流民了。而崔灿到了蜀地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要遣返那些流散在益州的流民。

遣返流民,收本地人心,一举两得之事,何乐不为。

在他看来,流民在梁州益州两地乞食已经一年多了,当感恩戴德。趁此时夏天刚过,及时返回原地。速度快的话,正好能赶上冬播,第二年便就有了收成。

每每一想到这里,崔灿就觉得自己身上责任重大,当需尽快让流民们起身。否则耽搁了冬播,可又少了一年的收成。

可李旸久居此地的亲属们却不这般想。

李旸虽然回来还不足一个月,可他已经了解到了这流民的具体情况。

虽说自大晋平定蜀地以来已经有了五十多年,可益州梁州两地的人口相较后商时期还是显得那般的稀少。流民们在这边已经扎根了,已经开始开荒种田婚嫁生子。这边的气候又远胜雍州秦州那边,绝大多数流民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是不愿意再返回故地的。

按照李旸大哥李享的说法便是,我等都是大晋子民,这走到哪里还不是为大晋纳税服役。这么多流民,原本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来到这梁州益州等地,好不容易安顿了下来。怎么又要千里迢迢扶老携幼地返回故土呢?来时已经死了那么多人了,这返回一趟又不知要死多少人。

他此次前来,李享和他商议的一个方案便是实在不行,请求朝廷允许他们返回巴地宕渠故土。在他们看来,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份。宕渠才是他们的故土,而不是什么略阳。

而且更重要的一条便是,李旸认为齐王以宗亲之疏来辅政也不能长久,上洛还要再乱。而益州梁州等地关山相隔,实在是避难的不二良地。

拖字诀,这才是他们兄弟最终的目的。只要能再拖上一年半载的,便没有人能迁走他们了。

崔灿并不知道李旸兄弟们心中这些想法,但他久经世事,心知这事不能再拖。如今已是这般大的阻力,再拖便每人能解决了。

“李旸,你以前也在朝廷任职,当知朝廷既然已经下了定论,这事便无法更改。”对于李旸提的要移居宕渠之事崔灿是直接拒绝,“本府听说你兄弟几人在流人之中声望甚高,当协助朝廷做好迁移工作。国朝有典,有功必赏,这你是最清楚的。只要能顺利将流民迁回原地,便是大功一件。本府到时会如实上报朝廷,嘉奖你等之功。”

“至于你说的担忧老弱病残之事,本府会适当给你们调派一些人手和物资。你等也都是大晋子民,你们每一个人朝廷都不愿失去。这一点,还请你给大家说明。此时已经七月份了,你们越快动身,便越是有利。李旸,你这便回去赶紧准备。事了之后,本府还想聘请你做我的牙门将呢。”

看到李旸离去,崔灿沉吟一会,又让人把乔登叫了进来。

“贤侄,你乃蜀地之人,你可了解你们蜀地的流民情况。”

乔登听闻此言,精神为之一振。他少年早慧,家中更是门庭若市,往来之间都是蜀地有份量之人,对于蜀地之事,他可以说是了若指掌。

“使君大人,流民的具体情况是这样子的。”乔登一旦开口便是滔滔不绝,“他们由于是自外地迁徙进来,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不被当地人侵犯,他们基本上都是结营自保。少者七八十家在一起,多者足有数千之众。各营都有首领,一般都是原雍州秦州本地的大户,很多都曾出任过朝廷官员,人面甚是广泛。他们平日里的饮食除了州郡分发的那些粮食,便是捕鱼打猎采摘野果野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