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蓝怡因昨日后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今日并未早起。这里成亲不比二十一世纪,真的是“昏”礼——一对新人要在傍晚日夜交替之时拜堂,而她是寡妇,出门时辰更是要定在太阳落山之后,时间还长着呢,不必一大早就起来定妆。
因为蓝怡在睡着,院子里忙碌的人们都是轻手轻脚的,宇儿今日没有去义学读书,留在家里收拾自己的东西。他带着宝宝两个,坐在炕边上整理小包袱和钱罐子,等着搬去二伯家的新房子住。
别看两个小家伙年纪不大,但都有不少“私产”,除了多种玩具外,他们最爱的就是钱罐子了。钱罐子里装的是卖鸡、鸭、鹅蛋的赚回的铜板。本来宇儿的铜板是比文轩多的,但是现在他要读书买纸笔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是以铜板消耗很快,现在还剩下三贯。能剩下这么多,还是因为娘亲贴补了不少的缘故。读书是非常花钱的事情,除了必交的束脩,逢年过节还要给夫子送礼物,自己用的文房四宝也要花钱买。想着出人头地,鱼跃农门?可以,那么挑灯夜读就少不了了。可是晚上点油灯也是要花钱的:一晚要用的灯油也要花去4-5文,很多人家都舍不得这些油钱,寻常日子是不点灯的。
也只有到了大周,蓝怡才能深深体会那些寒门学子凿壁借光、集萤映雪的无奈,若非如此,太阳落山后他们便无法读书,漫漫长夜势必是万分焦急。
好在蓝怡辛劳,宇儿和文轩不必经历这样的寒苦。
等到蓝怡起床后,两个小家伙的已收拾了大大小小一堆包袱。分门别类地将自己的东西装好,看得蓝怡哈哈大笑。
本以为今天她会非常经常,哪成想醒来后竟是如此放松,似乎一切顺其自然便好,这或许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思吧。
郑氏见女儿睡醒了,脸色也极好便放了心,赶紧张罗着用早饭,蓝怡虽觉得功夫长着,但在郑氏看来时间却是不够用的。
贾氏忙活着收拾蓝怡出门时随身带的东西和首饰等。因蓝怡现在住的这个院子也是她的财产,算作陪嫁,从这里嫁出去本无不可。但是李氏和郑氏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让蓝怡从王林喜那院里出嫁,不为别的,只为吉利。所以吃罢晌午饭后,蓝怡就要收拾好东西带着东西去二叔家打扮,等候黄昏后出门。
晌午后,蓝怡洗澡沐浴完毕,换好衣服正要出门,梅县王家的父子三人终于姗姗来迟。
三老爷王格知被两个儿子扶着跳下马车,见到“迎候”在门口的蓝怡众人,很是欣喜地上前一步,“桃儿,这么客气做什么,今日乃是你的大喜日子,你该在屋内好好待着才是。”
因为娘亲在身边,蓝怡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福礼道:“三叔,四哥,田止哥,你们来了,快请进来。文轩,过来给三爷爷和两位叔叔见礼。”
文轩抱着钱罐子上前弯腰行礼,“三爷爷好,两位叔叔好。”
三人听了蓝怡和文轩的称呼,均露出笑意。特别是王田止,他乃是王家庶子,乃是半个奴才般的身份,若非父亲待他们兄弟如嫡出,估计下人们都不会称他一声“爷”的。他与蓝怡并没有正面讲过一句话,没想到蓝怡现在竟肯以兄之礼待之,不容他不感激,起码在这么多人面前,蓝怡全了他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