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南中乱起(1 / 2)

蒲元原本只是想老老实实在门口等着刘禅忙完,然后再出来见自己。

完全没想到他会被放进去。

刚一进入军营,就看见不远处许多杀气腾腾的汉子,正擎着刚拿到手的长戟,整齐的朝他所在方向进行了一次劈砍。

“杀——!”

“啊!!!”蒲元吓得直接原地抱头蹲防。

刘禅以及正在亲自指导赤星军战士用长戟的陈到扭头看去,都有点无语。

你孤身旅行各地这么多年,上次还敢去找士兵问路,怎么这时候胆子这么小?

刘禅走到蒲元身前:“起来吧,他们离你这么远,又不会伤你,有什么可怕的?”

“呃……小人自小怕见血,一见打杀便头晕目眩,双腿发软。”蒲元畏畏缩缩站起身,眼睛只盯着刘禅的鞋,完全不敢看那些用武器指着他的士兵。

刘禅:“……”

一个体魄健壮、专门打造兵器的铁匠,怕见血?怕打杀?

就你背后那个比人还高出许多的大木盒,就不是一般人能背得动的吧!

“上次孤演练之时,怎不见你害怕?”

蒲元见那些持戟士兵转向另一侧,这才松了口气,说话渐渐恢复了正常:“上次太子演练并未指向小人,小人不觉杀意便无碍。”

而方才那些战士们正好朝着他的方向,充满杀气的一戟劈出,差点将他吓尿……

刘禅揉揉眼,怎么奇葩全都让自己赶上了。

王叔和医术那么高明一个人,按说应该很讲卫生才对,却经常弄得自己像流民似的,身上那股味儿离近了甚至有点辣眼睛。

蒲元更离谱,一个成天打造杀人兵器的家伙,居然说自己怕见血、怕杀气……

“他是何人?”老刘此时从后方走来,好奇问道。

儿子经常寻来一些奇人异士,虽然都很怪,比如给法正看病那个脏兮兮的医匠,爱怼人的虞翻。

但也都各有各的本事,所以老刘很好奇,这次这个背个大木盒的又是何人。

“父王,此人名唤蒲元,蜀郡临邛人,乃是精于锻造兵器的高手。”刘禅笑道,“咱们今得此人效劳,定可大增兵器之利。”

蒲元一听连忙俯首叩拜:“小人拜见汉中王,太子谬赞了、谬赞了。”

“哦?”老刘一听也来了兴趣。

荆益二州铁矿储量不丰,而打仗所需的大量兵器一直让老刘颇为头疼。

无论是刀剑矛枪,还是其他什么兵器,除非是将领所用的“特供品”,寻常士卒所用兵器,一场激战下来就要报废大半。

除了战斗无法避免的损耗之外,兵器铸造质量不佳也是原因之一。

若有优秀匠人能改良兵器质量,很大程度上也能节约铁矿的消耗。

“我想给他专门置一块地方,广汇优秀铁匠,命其钻研兵器铸造……”刘禅将自己的想法向老刘讲了讲。

“为武将研究打造利器同时,也顺便培养其他铁匠,再广募学徒。如枪戟之类的兵器,由蒲元规定每个部分的尺寸,其他人严格依照尺寸打造‘标准部件’。

“制作矛杆、戟杆的木匠也全都依照规定制作,安排监工度量尺寸是否合格,这样合格的部件只需事后组装即可。类似的弩箭、弓箭等等,皆可照此制作。

“所谓孰能生巧,每次制作的东西都是一般大小,即使没什么天赋的人,也定可越做越好,必能加快兵器生产速度。一旦有损坏,修理时更换部件也更加便捷。”

老刘听得连连点头:“甚好,便依吾儿所言。”

蒲元也是双眼放光:「妙啊,亏我自小在矿堆里长大,我怎么便想不到呢。」

刘禅所说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更不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才提出的理念,早在先秦时期,这种生产方式便已经广泛用于兵器军需、建材等领域了。

到了西汉巅峰时期,不但出现了类似“兵工厂”的组织架构,其他手工业生产也开始用起了这种更高效的生产模式。

但这种生产模式更适合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时使用,因此随着东汉末期连年战乱,军阀割据,秩序崩溃,粮食产量与人口骤减,这种生产模式反而或主动或被动的弃之不用了。

更加灵活的家庭小作坊式生产重新成了主流。

但如今有了曲辕犁,耕作效率大幅上升,便解放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让重新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成为可能。

除去锻造、农事等方面的天赋提高,诸葛叔细节狂魔的行事风格也对刘禅产生了很大影响。

比如之前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河泥挖多深,广发石尺丈量,这何尝不是一种标准化理念。

诚惶诚恐的陪着汉中王、王太子交谈少顷,蒲元忽然一拍脑袋。

他将背后夸张的大木盒放下:“太子命小人打造的铁矛,小人先连夜赶制了一把样品,太子且看重量、样式是否合适,小人再正式打造。”

随后,自盒中取出一杆铁矛——通体由铁铸成的真·铁矛。

刘禅一惊,这么快?虽然是试作的样品,这速度也够夸张了。

蒲元双手举枪躬身递给刘禅:“请太子一试,看是否有不合心意之处。”

刘禅伸手抓过,这铁矛还是很有分量的,当有二三十斤。

蒲元能保持这个姿势稳稳举枪,其实力量还是很大的,也不知为何如此胆小。

这杆铁矛的矛杆并非刘禅想的那种亮闪闪的光滑铁杆,而是表面颇为粗糙的竹节状。

然而作为自小玩枪矛的行家,刘禅一入手便知这种结构更加方便使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