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科隆是一座有着一万人的大城市(2 / 2)

但城市正北方的那片天空又被无数篝火照得通红,异常天象容不得教士们胡乱幻想,罗斯军主力几乎兵临城下了,好在这一次罗斯王宣称不对科隆下黑手。

这一夜哈德博尔德难得失眠,他不知道罗斯王首次进入科隆会如何,即期待又怕其乱来。

因为北方圣人埃斯基尔的信件明确说明了罗斯王本人虽然很暴戾,对天主信仰意外得宽容。因见过留里克本人,哈德博尔德对其有自己的认知——是弑杀贪婪的莽夫,也是追求和平贸易的商人。

罗斯王是一个很矛盾的年轻人,是和是战被掩藏在其心底里,往往并非表面所表演的那番,而这正是哈德博尔德忌惮所在。

与此同时,在白天的时候沿河行动的罗斯骑兵主力就通过了杜塞尔多夫,留里克可以看到河对面那飘扬的罗斯旗帜,估计到此定然是拿骚-科布伦茨伯国的杰作。

他没有驻足观望,倒是见得庞大骑兵队出现,好奇人士划着长船紧急漂过来,就这样留里克又一次与黑狐的部下有了接触,对小胖子黑狐在莱茵河下游的势力分配有进一步了解。

与杜塞尔多夫驻扎友军的奇妙相会立刻引发好结果,一艘长船披星戴月得开始在枯水期的莱茵河上逆水行舟,一众来自于罗斯本土、皈依天主的无地骑士,突击招募一些本地人,合力划桨向着上游前进,只求尽快告知黑狐大人喜讯。

留里克听着河水拍打泥土河岸的微弱声响,再伴随着马匹低鸣与战士们的鼾声静静睡去,次日清晨,全军又开始了进军。

在中午之前,即将抵达科隆本城的罗斯军已经能远远看到城市被阳光照得发白的石墙了,须臾又遇到了菲斯克的骑兵。

于是罗斯骑兵从六月底出发,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远征后硬生生以铁蹄走到了科隆城下。

留里克已经戴上黄金桂冠,他抬起头眺望城墙与石墙掩盖不住的大教堂尖顶。

“这……就是科隆!罗马人的科洛蒂纳。那里就是他们的大教堂?很不错。”

这是留里克认知里可以谓之为城市的真正法兰克城市,它绝对是一座大城,只怕城内居住着上万人,不过考虑到当地人的居住情况,估计城内居民众多、道路狭窄、巷道逼仄,卫生情况估计也差强人意。

菲斯克与他的部下已然归队。

“大王,信件完全送达,那个哈德博尔德声称会亲自接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吗?至少现在位置我还没见到那个男人的影子。”留里克随口道,继而继续欣赏石砌城墙。

“也许只好继续等了。”菲斯克叹了口气。

“别唉声叹气了,你瞧这城墙。我很欣赏它。”

“一个该死的石墙,有何欣赏的?”

“我想到了新罗斯堡。木墙只是临时所为,总有一天我的都城要完全换成厚重高耸的石墙,就像是石头山一样屹立不倒。”

听得大王的壮志,菲斯克只好附和高见了。

罗斯军聚集在城北的荒地,马蹄与鹿蹄踏在冬季抛荒的麦田,它们啃食着散落的秸秆与田垄枯草,全军也都基于留里克的要求纷纷下马。

城北的树林已经被他们盯上,带着斧头、双人锯的战士们骑着马就冲了过去。

附近的村庄见状又是拖家带口得避难,只要罗斯军有意即可搬空多个村子的剩余物资,基于命令他们并没有再施行流寇行为。

一些树轰然倒塌,战士们就地在林地砍断树枝,再以马匹拖回预设为营地的荒地。

各队都派兄弟去伐木,留驻的战士们也纷纷从驯鹿背上卸下生活物资,又有一些战士已经在就地挖坑了,而在河畔也聚集着一批战士忙于接水……

留里克的计划简单粗暴,他只会在科隆带上一夜而已,今日能和大主教哈德博尔德畅谈最好,因一些原因无法交谈也无妨,反正未来有的是时间与那个老胖子去谈。

罗斯军便以最快的速度布置营地,介于驯鹿群远远看去就像是庞大的马队,如此大兽聚在一起就是庞然大物,各队又是保持一定距离扎营确保不出现混乱,如果科隆城像是一个碗,那么罗斯军就如巨大的锅盖将之扣住。

城西是静静流淌的莱茵河,城北是罗斯军的主营地,城东则出现了军队的附属营地。

这一景象很难让平凡的城市居民相信罗斯人并未攻城的打算。

此事对那数百名丹麦裔佣兵及其家属毫无危险感可言,只因罗斯人对其并不神秘。

世界之大投奔谁都可以,投奔科隆只是因为肥硕的大主教舍得花钱,倘若住在拿骚城的黑狐给的更多,兄弟们加入拿骚-科布伦茨伯国也可以。现在罗斯王在此,大王如果拿出一大笔钱宣称“为我打仗吧”,兄弟们立刻抛弃科隆投奔罗斯王也可,即便是放弃天主信仰再为奥丁的战士,他们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科隆的防务被委托给这样一群佣兵,这批丹麦战士们对河对岸的那些效忠“罗马皇帝”洛泰尔的军队是真的好勇斗狠,对于罗斯军可没有任何动武的打算,科隆对于留里克而言已经相当于处于不设防状态。

而它也是莱茵河右岸(现在河段为北岸)的唯一大城市。

美因茨、沃尔姆斯、斯特拉斯堡,这样的法兰克重镇的主城区均在莱茵河左岸,毕竟对于罗马帝国乃至后继者法兰克而言,莱茵河的北方都属于偏远地带。

科隆是罗马时代的北方军事重镇,是日耳曼尼亚行省的统治核心区之所在。

彼时,在科隆北方不远的条顿堡森林,罗马损失了第十七、十八、十九三个军团。惨败之后,第十一军团渡过莱茵河,就在科隆驻扎并建设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因为第十一军团绰号“克劳迪娅”,驻扎堡垒以此得名,它的名字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当前的科隆。

科隆的军事意义依旧存在,但现在它已经是庞大且军事废弛的地区。

这种军事废弛却是多方都乐意看到的,科隆教区忙于精神信仰的研究,这里没有军事贵族,大主教原则上保有军权,属于本笃修会的他们恰恰耻于武力,除非被帝国顶级贵族逼迫着必须出兵。

留里克等待的功夫得以好好在城外欣赏这座大城,他获悉城内有一万名居民。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谁知道呢?

或许“十千”只是一个形容数量巨大的虚数。

倒是瞧瞧狭长的城北石墙,再考虑城内过于密集的居民区,它应该可以承载一万名居民,就是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一定谈不上舒心。

罗斯的都城新罗斯堡与南方大城诺夫哥罗德,因没有外患(至少当今时代不存在可以打到核心的外患),就没有大规模建造城市围墙、与迫使城内百姓逼仄居住的需求。

罗斯固然人口越来越多,东欧世界极其庞大,多出来的人口去远方开辟新定居点即可,茂密森林湖泽则如城墙一般保护大家。即便是居住在城市,除了核心城区需要坚固城墙外,新生人口在外围区域“摊大饼”式盖房子就行了,因为罗斯的确有着看起来取之不竭的荒地与没有外患这一事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