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8章 腊日(1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5213 字 2023-07-17

建兴十二年十二月,凉州迎来了不知是第三场还是第五场大雪。

街道、围墙、院子,极目所至,大地上的一切,似乎都被一床无垠而又松厚的白色鹅毛被子盖得严严实实。

不过这几场大雪对于今年的凉州来说,已经不会再造成什么太大的危害了。

雪刚一停,坊官们就冒了出来,挨家挨户地敲门,问清楚各家情况,然后扯着大嗓门吩咐各家扫好门前雪。

这些坊官,多是肢体不全。

轻则少了几根手指头,重则少了半只胳膊啥的,有不少人凶相外露,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

其实他们都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卒。

见血见得太多了,所以退下来以后,气质一时还没跟上去。

不过凶也有凶的好处,至少平日里没人敢挑衅他们安排下去的工作,就连青皮都不敢在他们面前惹是生非。

因为只要他们一声哨响,就会有黑帽黑衣的巡逻队赶过来。

南乡经验嘛,已经非常成熟了,推广起来不要太简单。

过了冬至,数到第三个戌日,就是腊日。

所谓腊日,也就是冬日里祭拜的日子。

刺史府后院,冯家大妇关大将军,正指挥着两个小妾把牛头、羊头、猪头、鹿头等等各类祭品,小心地摆放在神案上。

这么多年来,冯君侯一直在外为国征战,没有机会回锦城祭拜。

所以只能请了祖宗神位随身带着。

每到一处安家,就建一个临时祠堂。

祠堂里不允许外人进来,下人都只能把东西送到门口,然后再让阿梅和李慕一样一样搬进来摆放。

唯一的例外,就是张小四。

她正抱着阿顺,站在祠堂角落里看热闹。

随着冯君侯的地位越来越高,府上人丁越发兴旺,每年的祭祀也越发地隆重起来。

祠堂里不但祭品丰富,而且周围还安放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博山炉,袅袅地冒出青烟。

即使是在白天,九枝灯也已经点上了灯烛。

甚至平日里家里都舍不得点的蜡烛,也在神案上不要钱似地烧着。

摆放完毕后,冯关氏又在祠堂里绕了一圈。

看看博山炉里的香料有没有烧完,再动手把神案上的酒、碗、箸摆对方向,不允许有一丝差错。

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从张小四手里接过阿顺,挥了挥手,把张小四赶出祠堂。

张小四噘着嘴,不满地向外走去。

经过站在那里不动,板着个脸,摆出一家之主模样,实则是在当木偶人的冯大当家身边时。

她瞪了对方一眼,看到冯大当家没反应,张小四牙齿咬得格格响,狠狠地踢了对方一脚。

冯大当家咧了咧嘴,不敢叫疼。

前方的关大将军咳了一声,冯大当家连忙挪动脚步上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祷文。

冯大当家的动了,剩下的几人连忙跟着动。

冯大当家的站在最前面,关大将军抱着阿顺,阿虫和双双各站一边,跟在后面。

阿梅和李慕则是站在关大将军的后面。

祷文按理说是当家的写,可惜冯大当家的是个文盲。

关大将军虽然有一颗文青的心,字写得不错,可惜文采不行。

所以这祷文,是由张小四和李小三一起完成。

毕竟张家文,关家武。

而李小三又是世家女。

所以两人合写一篇祷文,还是有模有样。

祭文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向列祖列宗汇报一年来的工作。

大至冯君侯为大汉帝国收复了哪些疆土啊,朝廷给了什么奖赏啊。

又写了几篇世人传诵的文章之类。

小至嫡长子阿虫认了多少个字啊,已经开始学自家大人的学问啦。

至于嫡长女双双学了多少武艺,经常暴力打哭阿虫什么的,就先不要提了,免得祖宗生气。

不过冯关氏已经让她努力地学女红了,就是暂时没学会,等学会了再向祖宗们汇报。

扒着门框往里面望的张小四,看到里头的人都是垂首肃手,没人往后瞧她。

她咬了咬下唇,悄悄地伸出脚尖,跨过祠堂门槛,往祠堂的地面探去。

前头的冯君侯已经念完了祷文,开始点燃烧掉。

然后领着全家匍匐祭拜,求祖宗们保佑冯家继续兴旺下去,最后再给祖宗们敬酒……

祭拜完了祖宗,还得祭拜五家神。

所谓五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关姬转过身,正好与张小四无辜的双眼对上:

“还愣着做什么?过来抱孩子。”

“哦。”

张小四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再次从关姬怀里接过阿顺。

拜五神张小四就不用偷偷跟在后面拜了,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关大将军身边。

连阿梅和李小三都得站她的后面。

倒是双双,拉着冯刺史的手,指着鹿头一直在叫唤:“鹿,鹿,鹿……”

看到关大将军凤眼一挑,冯刺史连忙咳了一声,急忙间寻了一个话题,转移关大将军的注意力:

“细君,这个鹿头好生奇怪,是谁送过来的?”

祭祀的大节日,关姬自然也不好呵斥自己的大女儿,听到冯刺史这么问,她随口答了一句:

“哦,是秃发阗立昨天亲自送来的。妾看着那鹿的模样,确实与往日里不大一样。”

张小四凑过去,赞同道:

“确实不大一样,这鹿角,可不得让姊夫吃好久?”

卧槽!

你什么意思?

老夫已经到了需要用鹿茸补身子的时候了吗?

再说了,眼前这鹿角和补身子用的鹿茸,能是一回事?

汉代的华夏大地,遍地都是野生动物。

尤其以鹿为多。

南方那边,最多的就是麋鹿,也就是后世有名的“四不像”。

不说遍地都是吧,至少也能说人烟稀少的地方,随处可见。

想想看,最多不过三千万的人口,散布在整个华夏大地上,有多少地方是人烟稀少?

反正冯永在蜀地的时候没少见。

至于到了河西之后,则多见马鹿。

鹿茸就是马鹿和梅花鹿的茸角。

后世大西北那地方,仍有人时不时的偷猎,弄了野生马鹿的鹿茸去内地贩卖。

冯永自然认得。

河西还有一种鹿,体型极大,是冯永见过的鹿中最大的。

角是扁平铲状,中间就像是宽阔的仙人掌,周边长出尖杈。

与其他鹿种大不相同,不知道后世叫什么。

反正在这个时代,不分个头大小,基本都叫鹿,最多加个换个称呼,叫麋,或者统称麋鹿。

来到三国时代也有十余年了,鹿肉不知吃了多少,冯刺史对常见的几种鹿也算是熟悉。

所以他敢保证,眼前这个鹿头,确实不是自己以前见过的。

虽说它有几分像是麋鹿吧,可是麋鹿的角基本都是向后方长的,不像这个鹿头,一部分鹿角是向前方长的。

再说了,麋鹿多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在黄河中下游也有一些,但在河西肯定是没有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