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Y型钢!(2 / 2)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3410 字 2023-05-20

熊盛刚赶紧接过笔记本,如同对待绝世珍宝般保护着,整个人忽然意识到什么,双眼看向余华:“先生,您要走了?”

“天亮就走,焊钳给我。”余华点头回答道。

从眼中流露出不舍的熊盛刚手中接过焊钳,余华戴上防护墨镜,随即按下开关,双手握着焊钳,操控接入电流的石墨棒进入石墨坩埚。

“滋……”一道耀眼而炽热的电弧冒出,石墨容器内的边角料钢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熔化,温度呈指数级上升,轻而易举突破一千摄氏度,达到熔点。

所有钢材快速熔化,逐渐形成液体状态的红色钢水,释放出滚滚热意。

看着这一幕,站在旁边的熊盛刚,心中无比震惊,不由地吞了吞喉咙,原料如此迅速的升温熔化,对经常炼铁的他来说完全无法想象,整个人对于电弧炉冶金工艺有了一个真正且深刻的认知。

待石墨坩埚内的钢水充分反应过后,纯度和强度提升,余华没有继续加热,避免钢水温度过高。

将埋弧焊机功率调到中等保持当前温度,焊钳由熊盛刚操控,而后摸出一个玻璃瓶,取出五十克锰金属,放入钢水。

燃文

锰的作用为提升钢的强度和硬度,待五十克金属锰进入高温钢水,迅速融化,余华待钢和锰充分反应,再放入镍。

镍可以提升钢的柔韧性和防腐蚀性,在镍锰作用下,整块钢板的抗倾彻性能和强度,相较当前各国最先进的坦克装甲钢,会产生质的提升。

抗倾彻性能和强度整整提升1%!

如果德国人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冷锻工艺,新型装甲钢的抗倾彻性能,还会有所提升。

冶炼过程仍旧继续。

脑海之中通过思维近似物理系统已经进行过上千次模拟的余华,手艺显得极为熟练,丝毫不比那些一线工人差,再加上超高运算速度的思维计算机,使得精准程度达到毫秒级别,成功率高达99%。

五分钟后,一炉完美的钢水出炉,倒入模具浇铸成型。

一块本该诞生于七十年代的装甲钢样品,就此诞生于一九三七年。

“就叫你y型钢吧,取我名字的拼音首写,希望你能在国外大放光彩。”余华看着模具内符合预期的火红色钢板,嘴角浮现一抹微笑,眼中寄托着希冀。

旁边的熊盛刚仔细关注着电弧炉和石墨棒,他并没有注意到炉中这锅钢水的不同,当然,也无法看出任何不同,他的注意力绝大多数放在电弧炉和石墨棒上。

内部结构处于再结晶状态的y型钢,与其他钢板看起来,外观没有任何区别。

……

第二天一早,黎明时分。

刘村村口,儒雅男人,刘微,林婉等设计组成员站着,前方则是收拾好行李的余华。

没有践行宴,没有盛大的送别场面和队伍,来时安静,走时平静。

“余华同志,下次再见,学习是一件大事,祝你越走越远,成为国际闻名的大科学家。”儒雅男人面容挂着温和而亲切的微笑,朝着余华送上祝福。

“伍先生,华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余华点了点头,作揖道别。

“那就好,去吧,路上注意安全。”儒雅男人笑着。

“瑾瑜,小玉,老周,我走了。”余华转向立于右边的三人,掠过林婉、方玉和周远的面孔,言语微微郑重。

“又不是生离死别,注意安全,清华园见。”林婉露出自然且大方的微笑,似如一朵莲花般,挥手道别。

“余华,四牌楼校区见。”方玉嘴角泛着浅浅的弧度,笑容不浅不澹,如同兰花。

四牌楼校区,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址,位于南京中心。

“老余,有机会的话,清华园见,没机会的话,下次请你在交大吃饭。”对于在哪里吃饭,联考没进全市前五十的周远,倒是显得极为洒脱,清华园也行,交大也行。

“好,大家再见。”

余华笑着点头,目光环视众人一圈,作揖行礼。

礼毕,转身坐进别克汽车。

“嗡!”别克汽车徐徐前行,在众人目送之下,沿着道路缓缓离开刘村。

余华走了,留下一份见面礼,以同志的身份,带着所有人的期望,踏上了前往清华园的道路。

基础科学决定应用科学的上限,学业水平决定科研能力的上限,余华需要再度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下一阶段核心目标——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电渣重熔技术。

“我中华之未来与希望,皆系于余华这般天才学子身上,你们一定要做好余华的安全工作。”儒雅男人立于原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别克汽车,轻声感叹。

刘微听闻,点了点头。

这时,杨修忽然跑了过来,迎向儒雅男人,不远处,熊盛刚的身影出现于刘村主干道上。

……

傍晚时分,红霞漫天。

祁连山北麓,玉门南部,老君庙。

老君庙坐落于山谷之中,背靠悬崖,面朝石油河,在常年风沙侵蚀之下,老君庙的围墙已然倒塌,庙内杂草遍地,碎石密布,毫无香火气息。

整片地区荒无人烟,唯有十数里之外住着几家猎户。

今天,许久没有人烟的老君庙,迎来了一批客人。

三十余人沿着崎区不平的小路而行,十数匹头马带着勘探工具和物资平稳前行,队伍最前端是向导陶虎,穿过老君庙门前的林子,整支队伍稳稳停在庙门之前,这是一支由军人和技术人员构成的石油勘探队伍,隶属于陕北根据地。

“同志,到了咧,这就是你们要找的老君庙。”满脸风霜和晒痕的陶虎,站在队伍最前端,看着老君庙,喘了几口气,朝着身后的梁大牙说道。

“谢了,老乡,两千多里路,终于到了……”石油勘探队军事主官梁大牙,朝着陶虎感激道谢,陶虎是当地猎户,正儿八经的本地人,若不是他担任向导带领队伍,想要找到位于深山老林里的老君庙,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修建于同治年间的老君庙,由于地处偏僻,人烟稀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人遗忘。

陶虎连忙摇头:“谢什么,一点小忙罢了。”

梁大牙笑了笑,目光望着破破烂烂的老君庙,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有些期待,依次有序下达命令:“小李,小朱,你们负责警戒。”

自延城始,离开根据地,途径陕甘宁三省,跋山涉水来到位于河西走廊的玉门,整支石油勘探队最终抵达老君庙,行程大约两千五百多里路,耗时二十天。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漫长且艰苦的旅途,途中遇到多次危险,有土匪,有狼群,还有当地兵匪,饶是作为红军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的梁大牙,都累得够呛。

所幸,队伍有惊无险抵达目的地。

“是!”

队伍之中的两位年轻战士立刻喊道。

“虎子,带着你的通讯班上山,架设电台,给总部发报,我们到老君庙了,马上进行勘探工作。”梁大牙目光看向队伍之中的通讯班班长李虎,正声道。

“是!”通讯班长李虎立正,举起右手致以军礼,随即带领通讯班三人上山。

待下达完一系列命令后,梁大牙双眼看向队伍里的石油勘探人员:“严爽同志,接下来就要麻烦你们了。”

“我看过谢家荣先生的《甘肃玉门石油报告》,之前子乾也说过,玉门地区的地质条件非常好,地下应该存在一个储量丰富的大型油气藏,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开采价值,一路走来,果然没错。”

严爽目光环视老君庙周围的地理情况,感叹道:“从地理位置看,老君庙位于祁连山北麓,地质上属于祁连山的山前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为一不对称的穹窿背斜,多为砂岩为主……”

严爽,地质专家,石油工程专家,北大矿冶系本科毕业,美国诺曼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延长油矿勘探主任兼负责人,这是根据地拥有的极少数高学历顶级人才。

此次老君庙石油勘探任务,由严爽带队进行。

看着滔滔不绝讲述专业知识的严爽先生,梁大牙只得连连点头,只不过,内心有些无奈。

努力学了这么久,他对地质学和地质勘探的了解,仍旧停留于最初的阶段,基本没什么长进。

莫得办法,不是他不想学,而是这些东西……

过于深奥。

简直是在为难他的大牙!

跟着严爽先生一路走来,梁大牙明白了一件事,人和人之间,真的不一样。

专业的事情,只能由专业人员负责。

此次任务,他梁大牙一是找到老君庙和绘制路线图,二来保护严爽等石油勘探人员,其他石油勘探等专业任务,由严爽负责。

队伍进入老君庙,就地驻扎,天色已晚,勘探工作放到明天进行,战士们和随行技术人员卸下设备和物资,埋锅造饭。

“报告,总部来电。”待队伍安顿妥当,一名通讯员自山顶跑了下来,进入庙内,朝着梁大牙报告道。

梁大牙接过机密电文,目光望去。

梁、石油勘探队电:

情况已知晓,你队按预桉行动,务必保护技术人员安全,第二批钻井勘探设备和粮食物资已运抵西安,预计六月二十日抵达老君庙。

陈五月二十四日

“回电总部,我队已收到,明日开展钻井勘探工作,请放心,一定找到石油。”梁大牙看完机密电文,心中有了底,随即给出答复。

“是!”通讯员转身离去,准备回电。

梁大牙转身走出老君庙,立于门口,看向正北方向十五米外的空地,眼中闪烁炽热的光芒。

石油!

石油!

石油!

必须找到石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