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改编权(2 / 2)

二人找了一家小饭馆,本来说是要找个咖啡馆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咖啡馆本来就少,而且还贵的要死,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岳松首先开口:“其实,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

“为什么?”王浩然有些好奇。

“你的文笔很老道,不像个中学生写的。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成年人,没想到今天见到你,还真是个中学生。”

“可能是我的心智比同邻人成熟吧!”王浩然只能如此解释。

好在岳松没有再纠结这个话题,直接谈起了版权的事情。岳松说上个月京城的一个导演打来了电话,对方无意中看到了那篇文章,题材新颖,而且也符合当下的统一发展的主题,很是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所以就联系了出版社,出版社这边又联系了王浩然。

王浩然问了一下岳松的建议,岳松主张王浩然将改编权卖出去。能够卖出改编权,拍成电视剧,作者从中赚取的收益能增长好几倍。王浩然认同岳松的说法,事实上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问题是卖个什么价。这个岳松做不了主,得双方当事人自己商量。

岳松当着王浩然的面给那个导演打了电话。导演叫刘刚,是个最近几年才出名的新人。听说王浩然又卖他在电话里和王浩然约定会尽快来一趟梧州当面谈这个事情。

和刘刚结束了通话,王浩然松了口气。时间还早,王浩然提议和岳松出去转转,岳松欣然同意。

因为都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二人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岳松主要了解了一下王浩然的创作经历。尤其是作为中学生,他是如何在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还能抽出时间创作出如此高水平的作品来的。王浩然告诉岳松自己平时就喜欢文学,而且对文字比较敏感。自己的语文成绩比其他人能高出一大截,这也是自己的底气。再加上自己的老师也不反对自己在语文课上写作,所以自己才能有点结果。

说完了自己,王浩然又问起了岳松的情况。岳松说自己大学里学的就是中文,毕业后分配到了单位,一直到现在,因为自己年轻,领导考虑到她同年轻人有共同的话题,让她负责面向年轻人的编辑工作。这一来,她才能和王浩然有了交集。

说起自己的那篇《庭院里的爱情》,王浩然给岳松介绍了梧州这边的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己当初的初衷。岳松说这些王浩然强调的历史人文要素,可以在拍影视作品是突出一些,这样能引起本地人的情感共鸣,说不定还可以提高收视率。

王浩然开玩笑说,咱们把人家导演的工作都考虑到了。岳松则说,王浩然可以给剧组当个顾问,将这些建议提出来。如果票房好的话,对王浩然也有好处不是。

岳松说的一本正经,王浩然有些心动,但是想想八字还没一撇,自己想的有些远了。再说自己的学业现在正到了要紧的关头。分心做这些事情,不太现实。只能再找机会了。

时间过的很快,王浩然要返回学校,岳松也找了家旅馆住了下来。计划的任务已经完成,她明天就要返回单位。

在回学校的路上,王浩然一直在思索着改编权的事情。既然决定要卖出去,那么要一个合适的价码就是最主要的事情了。可自己在这方面没经验,到时候可能还得找岳松帮忙。从今天的谈话来看,岳松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人,她应该会帮自己这个忙。再不行就找一个律师事务所咨询一下,但是那样一来首先就要一笔不菲的咨询费,王浩然手里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只能找父母要,他不想这么做。

王浩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办法来。索性就再不去想。回了学校把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剩下的事情就等和刘刚谈过以后再说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