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李燕的热度(1 / 2)

ps:原来版本写的不好,重新写了一版,上传晚了!

“语文139分!”

“数学141分!”

“英语12分!”

“文综264分!”

“总分664分!”

李燕紧紧地握着电话的听筒,听着里面播报的分数。

陈静山夫妇、黄素、李燕、李福根将李燕围在中间,紧张地盯着李燕手中的话筒。

“多少分!”

李燕挂断电话,激动地蹦起来:“664分,我考了664分!”

纵使和自己预估的分数差不多,李燕自己真的考了如此高的分数,依旧非常激动。

李燕激动地冲进了爷爷地怀抱。

抱着抱着,李燕慢慢哽咽哭泣起来。

李福根轻轻抚摸着李燕的秀发,任由李燕哭泣,发泄埋藏苦水。

能参加高考、能考上大学,这一路李燕走的太不容易。

“好好好!”

陈静山夫妇脸上带着笑容,为李燕高兴。

看着李燕抱着李福根痛哭,阎冰眼泪已经控制不住流了出来。

李燕情绪平复下来,松开爷爷,转身跪在黄素面前。

“师父,谢谢您!没有那次雨天的相遇,就没有我实现大学梦!”

李燕心里始终记得,自己在最绝望的时候,那张雨幕中师父的脸庞,和昏迷临近失去知觉感受到安全的胸膛。

李燕低下头给黄素连磕三个头。

黄素伸手扶起李燕:“快快起来!”

陈静山也跟着扶起李燕:“要感谢你师父,上学后就要继续好好和你师父学习,把你师父本事学到手传承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这种话,也只有陈静山这位身为师祖的人才能说。

“今天孩子考了这么高的分数,我们晚上去饭店庆祝一下。”

师母带着喜悦急忙张罗着。

“对对对!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是该好好庆祝庆祝!”陈静山跟着附和道。

这一夜,李福根醉了,医院门口那个瑟瑟发抖的婴儿,自己终于把她培养成才了。

这一夜,黄素醉了,那名雨幕中晕倒在自己怀里的小姑娘,自己没有辜负她的一声师父。

这一夜,陈静山也醉了,他可以告慰师父在天之灵,他老人家依旧后继有人。

第二天,黄素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转头看床头柜上的闹钟,已经十点半了。

黄素已经很久没有起这么晚了,昨天确实高兴喝得太多了。

走出卧室,看见李燕搬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柜旁边接电话。

在家吃过早饭,等李福根骑车出去收废品后,李燕就来到黄素家里。

李燕准备利用暑假的时间,跟在黄素身边继续学习。

黄素走到李燕身边,就听见李燕说道:“不好意思!我已经有自己心仪的大学了。”

站在李燕身边,黄素隐约听见电话里女性的声音:“李燕同学,你是文科生,在文科方面我们京大比清大更有优势,只要你悬着京大,我们还会给你一笔两万元的奖学金。”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各大重点高校对优秀学生,尤其各省状元的争夺是极其激烈。

看着李燕挂断电话,黄素问道:“谁打来的电话。”

李燕说道:“是京大招生办打来的电话。”

黄素语气非常轻松地问道:“我们燕子了不起,京大都亲自打电话挖人了,京大挖你开出了什么条件。”

明白了李燕的真实想法,黄素对于李燕如此高分报考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心里已经没有负担了。

李燕俏皮的伸出两个手指:“给了我两万块的奖学金。”

“这件事情我得跟你师祖说说,京大都开出两万元奖学金挖你徒孙了,蒙疆中蒙医药大学可不能小气了。”

黄素看似开玩笑地说出来,可是语气却非常认真。

然而,这个电话仿佛开启潘多拉魔盒,一天时间接到了无数高校招生办打来的电话。

蒙疆日报教育板块主编的办公室。

一名记者匆匆闯进主编的办公室:“主编,蒙疆的文理科状元出来了。”

主编平静地问道:“是一中的,还是二中的?”

十多年了,蒙疆的文理科状元基本都出自这两所高中,主编已经见怪不怪了。

作为报纸的教育板块,高分分数出来后,对于文理科状元的采访也成为例行公事。

记者激动地说道:“主编这次可是出现大新闻了,这次咱们蒙疆的文科状元是一名社会考生。”

主编一听文科状元竟然是是社会考生,刚刚的淡定消失无踪。

瞬间快速地站起来,主编两手支撑着办公桌,眼睛瞪大如同铜铃,眼球仿佛要从眼眶出来,紧紧盯着记者。

“你再说一遍!”

记者也是第一次看见主编这个样子,害怕地蠕动一下喉结,依旧掩饰不住兴奋地说道:“我说,这次蒙疆文科状元是一位社会考生。”

主编已经激动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两只手不停相互揉搓:“高考恢复二十多年,全国还没有出现过一名社会考生状元,这可是大新闻。”

社会考生毕竟出来工作过,学习力记忆力各方面都不如在校生,所以社会考试是很难出状元的。

主编停下脚步,指着记者用命令的口气说道:“小孙,先放弃对理科状元的采访,我们必须拿到这位社会状元的第一报道。”

孙记者用力地点点头:“主编,,我一定拿到头条。”

孙记者开着报社的汽车,一路从市中心开到城乡结合位置,一处平房胡同停下汽车。

孙记者和摄影师,按照地址找到李燕家。

看着紧锁的大门,摄影师问道:“老孙,你打听的地址对不对呀?”

“绝对没有错!应该是有事出去了,我问问附近的邻居。”

孙记者敲响隔壁平房的大门。

不多久,隔壁的邻居出来一名大婶。

“你找谁!”

孙记者拿出自己的记者证给大婶,问道:“大婶,我是记者!您知道您邻居家什么时候回来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