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为了推销,当初还是搜集了一些圣焰的样本,作为展示商品。
圣焰族的力量体系里,能够入品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个体了,所以九品的圣焰其实已经算是强者产生的了。
八品只有很少的数量,最多不超过一百个人。
至于七品……只有那么四五个人罢了。
唯一的六品,就是那位圣王,而且还是半残废状态。
这也是李启想要让圣焰界振兴的原因。
一个繁荣的圣焰界,才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圣焰,李启并不想统治世界,圣焰界的大部分物资对他来说很难处理,也没办法去处理成财富,如果能够全部折算成圣焰就最好了。
拿出了九品的圣焰之后,柳参之接过,然后问道:“此物,价值几何?”
“比妖兽残魂要贵一点,但主要是因为打不过屠宰场。”李启说道。
其实应该是更便宜的。
从生产过程中来看,圣焰比起残魂,不仅数量更多,品质也会更高。
作为纯粹精神共鸣的产物,他们具有极佳的精神活性,而且可以重复生产。
一只九品妖兽,这辈子只能产生一次九品残魂,一个九品圣焰族人,休息好,营养保持好,一年能生产十朵以上的九品圣焰。
理论上圣焰会更便宜的。
但是没办法啊……
谁让人道的妖兽残魂,实在是……太多了啊。
和巫道那种放着兽类自然生长不管,让人类和妖兽自己竞争,一视同仁的心态不一样,人道是真的搞养殖场和屠宰场的。
不谈别的地方,单说是在长安,每天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妖兽被屠宰,分解,然后身体部位被挂在市场里面供人选购。
一年就是轻松上亿的残魂。
肉这玩意儿可是从别的动物身上长出来的,长安这数以亿记的人口,天天吃肉,修行,还有那么多的法宝,可不是变出来的。
因此,妖兽残魂的数量也极其的多,这么庞大的数量,已经足够把成本压下来了,所以妖兽残魂的价格反而比圣焰要便宜一点。
不过,李启觉得,这第一个销路应该是找到了。
诚然,圣焰没办法完全取代残魂,因为残魂还有别的用处,各种地方都用得上,实在不行还能拿来烧来做燃料,圣焰可不能烧。
但在喂食巫器蚕这件事上,圣焰比残魂要好得多。
因此,就算价格贵一些,他觉得柳参之还是会选择圣焰。
“贵一点……也行,李兄你这东西,能给我提供多少?我需要的量应该不多,毕竟你懂的,研究毕竟不是大规模生产。”柳参之也明白了李启的意思,干脆的提出了要求。
但李启却并不准备收钱。
他说道:“不必,一些九品圣焰而已,送给柳兄又何妨,而且,我对你这巫器蚕也有些兴趣,此物未来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不知柳兄,此物的器量,能否承载你我二人的智慧?”
听见李启这话,柳参之先是一愣,然后大喜!
“那是自然!有李兄帮助!巫器蚕定能有所成就!”
就在这时候,却听见外面有声音传来,是柳君逸的声音:“参之,舅父让你带李启同学,前去共饮。”
“好!这就来!”柳参之喜不自胜,马上应承下来。
巫器蚕,若是再有一位公子的资源和智慧投入其中,恐怕真的能够作为他晋升七品的道基!
要知道,柳参之虽然有修行人道的法门——
但是本质上,他是一位理道的炼师。
而李启笑笑,也干脆的将圣焰丢给柳参之。
只听见圣焰微微作响的声音,在天下第一次散发出属于它的光芒。
是某种希望的光,一种新技术,新法门的诞生。
无尽域外,圣焰界。
圣焰散发着光芒,在一片黑暗中。
白嘎嘎……不对,就是嘎嘎,他已经放弃了这个姓氏,不能这么称呼了。
嘎嘎,站在一片血泊之中,四周漂浮着四五朵正在燃烧着,静静散发着光芒的圣焰。
在这尸山血海中,圣焰散发的,好像是绝望的光。
圣焰是圣焰族人精神共鸣的产物,而精神共鸣这种东西,在两种情况下是最强烈的。
一种是绿山神渴望的,也就是大型群体祭祀上产生的共鸣,大家对着同一尊神像膜拜,那样的共鸣产生的圣焰品质会相当高。
还有一种就是……战场,或者说屠宰场。
死亡,绝望,恐惧,暴怒,杀意,无数负面情绪产生共鸣,也会诞生圣焰。
二者产生的圣焰并无太大差别,在适用性上基本可以看做没有区别,虽然实际上会造成情绪上的不同。
大规模祭祀或者祈祷之类的圣焰,其中蕴含的是正面情绪,有希望,渴求等等东西。
而战场或者杀戮之中诞生的圣焰则会让人暴躁。
不过,其中蕴含的负面情绪或者正面情绪什么的……其实在修行者看起来都差不多。
外来的情绪都不好,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垃圾。
喜怒哀乐必须出自自己的心,圣焰过于强烈的情绪虽然让这东西的活性提高了,却也让使用者会受到其中情绪的影响。
当然,影响并不大,连控制外来情绪都做不到,那也别修行了,回去种地吧。
所以,在李启等人的眼中,两种圣焰并无差异。
只是,在圣焰族人自己看来,差异就很大了。
嘎嘎行走在战场之上,整片平原都彷佛被圣焰族人的血泼过一遍。
无数的尸体,又被术法和人群来回碾来碾去,经过数次践踏后变成了暗红色,踩上去甚至还有些黏黏的。
行走之间,就能让人明白什么叫“肝脑涂地”。
那些圣焰,他甚至都不想碰。
可是……没办法不碰。
因为,他自从得到那本功法之后,就知道了一件事。
功法在他体内凝聚了一扇‘门’。
他可以像这个门中投入圣焰,解锁不同的术法和武技。
当然,解锁不是直接学会,而是会让他多出某种记忆,跟着这个记忆学习,事半功倍。
如果是李启的话,就会对这个手段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