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碎片拍摄现场,
“好!祝贺我们杀青了。”
“耶”听到邵在豪声音的剧组人员们也跟着欢呼起来
“罗伯特,庆功宴的事就交给你安排了。”邵在豪对工作室助理兼副导演罗伯特说道
“放心交给我就好了,aaron。”罗伯特拍着胸脯保证道。
……
好在无论在哪里钱都是最好说话的,好莱坞的这些人还是有些职业道德的,收了钱后,在之后拍摄过程中,没有人太过捣乱。
最终,这部原先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了25天就完成了的电影,而脑海中已有成片邵在豪只用了2天不到就拍摄完成了。
在1999年,诺兰拍摄这部电影的成本为9万美元。而在1988年的现在,算上各种场地租借费用,以及“新人”的片酬,邵在豪居然还是耗费了6万美元——真是万恶的美国佬。
……
第二天,
邵在豪带着样片来到了斯坦福大学,
“我就知道的,aaron,你会回来的,一前上课的时候,你就总是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想法。”安德森和邵在豪拥抱了一下。
理查德·安德森教授,老师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世界著名电影特殊音效编导与设计专家,美国电影学院教授,也是邵在豪的大学老师。
“安德森先生,好久不见,我需要你的帮助。”邵在豪笑着说道。
“哦?说说看。”
“最近我拍了一部电影,希望你能帮我引荐一下发行公司。”
“当然可以,不过我要看看你拍出什么了。”安德森笑着回复道。
先不谈邵在豪与自己的师生关系,就是看在邵在豪的爹每年给斯坦福大学捐的钱的份上,安德森也是很愿意帮忙的。
……
斯坦福大学某电影放映室,
银幕上正播放着邵在豪所拍摄的《记忆碎片》,
电影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色调。彩色为倒叙,每次彩色片段的开头,都是上一彩色片段的结尾。黑白则为顺序,按时间发展进行讲述。电影如同一条被折叠的线段,彩色从结尾退回,黑白从开始进行,两者在最后汇聚在一起。电影的结尾实际是整个故事的中点。
《记忆碎片》以理性合理的方式排列片段,结构紧凑,每个画面都相互连接,使得整部影片彻底的倒序叙事给人一个浑然一体的感觉。
这样别具一格的电影叙述方式,让安德森联想到了1927年让·爱泼斯坦所拍摄的《三面镜》,他也深知这种连接方式的拍摄难度有多大。
随着电影的继续,安德森也就没那个心思去分析这种拍摄手法,开始陷入影片营造的支离破碎的氛围,切身地体会到主角的内心世界。
……
“啪啪啪”
电影结束,安德森自发的鼓起掌来。
“aaron,你的这部电影太棒了,我很乐意帮你引荐,但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你自己了。”连看三遍电影的安德森依旧赞不绝口道。
“当然了,你能帮我就已经很感谢了。”邵在豪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