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默默寻思良久,这才看向董卓,却发现董卓满眼期待,看来他真是被刘协的言语吓着了。
只是,刘协的话,虽然并未明言,却字字句句不离少帝刘辩。
字字诛心,句句如刀。
董卓不把少帝刘辩当回事,但是朝堂诸臣却不会。董卓废帝,便是与朝堂诸臣有了根本性的分歧,这就是二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
李儒并非不知,但他作为董卓的臣属,在没有图穷匕见之际,自然不会谏言弑君。
而今,这个问题摆在他面前,他退不可退,只得硬着头皮问道:“司空觉得小皇帝如何?”
董卓知道,李儒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自是有深意。因此他思考半晌道:“吾之所以废少帝,立新帝,不仅仅是看在董太后的面子,更是喜欢新帝的聪明。
近日来,他能够讨得吾孙女之欢心,可见是有心之人。虽然他心思不小,但一切皆可控。
而吾废少帝之后,便没有退路。因此少帝刘辩之命运便已注定。只是,前几日刚刚鸩杀何太后,现又杀废帝,似乎不妥。因此,我倒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若是小皇帝所言不虚,那废帝想是不甘心,想要重倒乾坤,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评价小皇帝,董卓仅用聪明和有心四字定义,实在是没有把小皇帝放在心上。。
李儒则不同,他一心为董卓谋,自然是把许多风险都综合衡量。
小皇帝登基以来,阴谋董司空的孙女,阳谋禁卫之军,步步为营,心思深重。李儒根本不敢小看。
至于少帝刘辩,他还真没放在心上。只是,董卓选了聪明的刘协,废了糊涂的刘辩,他又能多说什么。
依他心意,这皇位不如让刘辩来坐。只有如此,他才心中踏实。
然而董卓仅凭个人好恶,便把昏庸的少帝废黜,这又不是他一介谋臣能够干涉的。因此,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也只能随着董卓见招拆招了。
发现董卓并未对小皇帝生疑,他委婉地进言道:“陛下今日来访,心怀杀机,却不置一言,显然想要借刀杀人。我担心小皇帝过河拆桥,他日亦会针对司空大人?”
董卓哈哈大笑道:“君能知之,吾又岂能不知。只是,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况且,狐狸再多心智,又岂能奈何得了猎手!”
看到董卓以猎手自居,却将小皇帝视为多智狡黠的狐狸,丝毫不以为意,他便不再多言刘协之事,而是针对刘辩进言道:“少帝刘辩,活着便是麻烦。即便小皇帝不说,司空亦早晚都会除之。若是小皇帝所言不虚,我们提前除之,亦无伤大雅。”
董卓不以为意道:“若是死一人,而是让诸臣绝念,当属好事。你就去办吧。”
李儒愕然,他没想到,董卓都不让他考证刘协话语的真伪,便直接让他除去刘辩,这是为何,他也是心知肚明。
毕竟,刘协已经是董卓的孙女婿,心有所偏向,无可厚非。只是,这心偏的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