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教、行科举、一语言、统文字,连马合木达克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做法相当于在创造一个新的民族。
比起这些民族文化层面上的认同感,接下来的改革则是更为现实的。
统一车辙与道路现在国家没有这个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统一度量衡却是可以做到的。在过去,一个国家的度量衡往往由一位有名的君主所确定,长度就用他的步伐、脚掌、手掌、小臂、臂展与身高作为度量单位,重量单位也是随意得很,这导致很多小国乃至大国的度量单位总是有很大的问题,从收税到科研再到农学与工学的计算,统统都受其影响。
喀山汗国虽不至于此,不过各地所遗留的度量衡仍是行政工作的掣肘,乌拉尔人有乌拉尔人的度量衡、斯拉夫人有斯拉夫人的度量衡,喀山人也有自己的度量衡,三者互不通用,常常需要换算。
这对于统治一个大国来说十分的不方便,十分浪费基层的行政能力。
基于这一点,马合木达克便着手准备统一度量衡。
第一点就是时间,现在是西元1463年,而转换成依兰木教就是依元841年,如果用东方的纪年法,今年就是大明正统二十八年。
东方的纪年方式首先被淘汰,因为以君主的更迭或者大事件的发生作为改变年号的依据太过于混乱,要想将其利用、让人民也认同和使用,是需要一支极其专业且庞大的官僚队伍才能够完成的事情。
喀山汗国虽然进行了诸多的改革,但现在的政治体制仍然受限于游牧,整个国家的生产方式还是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人口仍然不够多。所以难以组建一支这样庞大且专业的官僚队伍。
剩下的就是在罗马历和依兰木历之间做出一个选择,罗马历是基于尔撒出生的日子确定的,以尔撒出生的日期为元年,而依兰木历则是基于穆罕默德带领从教者走出麦加迁入麦地那的时间开始计算的,是以西元622年为元年。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马合木达克所希望的,尔撒和穆罕默德都是先知,但却与蒙古人、斯拉夫人没什么关系,他要的是喀山人自己的纪年。
最终马合木达克以西元1444年作为征服元年,也就是国家崛起系统降临的年份,以更为久远的罗马历为公历,依兰木历的元年则被称作圣行日,将每年的9月24日作为一个纪念日,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圣行。
度量衡改革的第二点是长度单位,马合木达克意识到用人的身体或者动作来确定长度是十分不科学的行为,所以他改变策略,将喀山城城堡大门的高度作为丈,一丈为十尺、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反过来十丈为一引、十引为一里。而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喀山城城堡的大门刚刚好五米。
从长度引申至面积,一丈乘以五丈,就是一分地,十分就是一亩,十亩就是一垧,十垧就是一顷,反过来一分就是十厘、一厘就是十毫、一毫就是十丝。
第三是容量单位、容量单位是直接借助大明的衡器,在大明的时候,李书源曾经借助佟布政使的关系得到了大明的量斗。如此十升为一斗,十合为一升,反过来十斗为一石。
最后是质量单位,以大明的一升为依据,将水注入量升中,测出一升的水为一斤,从此一担为一百斤、一斤为十两、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十分。
至此,喀山汗国的时间、度、量、衡被确定了下来,相关的衡器被一一送入各地的官学和市场里。
度量衡统一之后,紧接着就是丈量田亩,清点材料的库存。为接下来的征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