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匈奴敢下马攻城,大汉边防大军就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调取大量兵力拦截在匈奴进犯大汉疆域的必经之路上,让匈奴们寸步难行。
而疏勒城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虽然城不大,大汉边防将士也不多,也不像玉门关一样,死守着进入中原的要道关隘,不攻破就无法踏足中原。
但疏勒城特殊就特殊在,他如同门卫大爷一样,坐落在通往塞外的一处峡谷通道外侧。
匈奴是可以对疏勒城置之不理,直接略过疏勒城,去攻打中原门户的玉门关,或是从其他的小道窗口,翻墙越岭潜进中原腹地。
但对疏勒城置之不理的结果就是,疏勒城如同腿脚不便的守门大爷一样,虽然拦不住匈奴大军进犯中原大汉。
但疏勒城的大汉边防将士,完全可以在匈奴闯过去之后,慢手慢脚的将从中原通往塞外的峡谷要道这处大门,给慢悠悠的关上堵上,顺带叫来大量大汉边军支援,以逸待劳等着匈奴大军返程回家。
自从秦始皇起了修建长城这种边防策略之后,塞外的匈奴等游牧民族,如果想进攻大汉中原腹地,抢劫中原大汉时。
从哪里攻打进来中原,那匈奴们返回塞外的时候,也就必须从哪里原路回家。
这些匈奴大军如果想要绕路回去塞外,除了需要绕四五倍的距离路程与耗费大量的时间外,还需要面对大汉边防将士的围追堵截,以及踏上另一支塞外游牧民族的势力地盘,被黑吃黑的风险。
要知道,归程时的匈奴大军,除了兵力会远比出征时少很多之外,匈奴还将携带着他们一路抢掠自中原大汉的海量物资与女人。
人少贵重稀缺物资又多的匈奴返程大军,对于塞外那些同样缺衣少粮少女人,各种生活用品都稀缺的游牧民族来说,无疑要比他们亲自去攻打大汉,掠夺中原物资要来的简单,风险损失也没有那么大。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注定他们的人口流动性太高,势力归属感太低,且普遍是以家族势力作为主流。
塞外游牧民族的政权,也都是类似周天子的诸侯联盟。
今天好的跟亲兄弟一样,明天可能就突然翻脸,半夜提刀来杀你族男人,抢你族的女人与各种物资。
所以对匈奴等前来中原大地抢掠的游牧民族来说,绕路回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物力与人力,沿途归家的风险,都是太高,太不划算。
尤其是,塞外游牧民族,经常喜欢在秋收前后,跑来中原抢掠物资。
进攻的路上耽搁耽搁,返程回家时又要绕蕴含高风险的远路,可能等他们成功返回家里时,要么老婆早抱着孩子跑了,要么被别的游牧民族势力趁机偷家抢走了,要么就是家里米粮耗尽饿死冻死了。
谁回家的时候,不是怎么近,怎么走?
早点到家,见到老婆孩子后,出门在外的心中担忧才会放下,才有闲余心情向家人炫耀自己出门一趟的丰厚收获?
尤其是如果匈奴从中原回程的时间太晚,没能在大雪封路之前返回塞外,别说他们家里的老婆孩子了,他们这些兵强马壮的匈奴大军,就算是大汉边防放着不管,他们都要冻死不少人。
要是再加上大汉边防将士的围剿,来时的十万匈奴大军,能成功返回塞外老家的,怕是不超三四千人,更甚至是被大汉边防将士全灭,也不是没有先例。
可以说,东方炎黄华夏文明,也是从这里,经由塞外游牧民族历年的侵扰掠夺,才慢慢养成了防守反击的民族习惯与特性。
没办法,东方的国土疆域占地太广,虽然平原耕种文明养出了大量人口,积攒了大量物资。
但谁家也不会,经年累月养超量的边防将士,只为了防守不知道几年才会有一次的塞外游牧民族进攻。
塞外进入中原腹地的通道要道,有十几处,每处起码都要布防三万边疆守军,才能依靠城墙关卡,挡下塞外游牧民族动扎十数万骑兵的进犯,这就需要三五十万长期脱产的全职军士。
经历过数次财政赤字与边军势大的叛乱之后,中原的历代政权就慢慢学会了,怎么使用更省力,也更为高效安全的防守办法。
修长城,边防岗哨与守疆边军联防携守,我中原是拦不住你塞外游牧民族,逮个缝就钻进中原强吃强喝,但我能拦住你回去呀。
以前是三万大军各守一处要道,现在是六万大军,配合少量零星的边防哨兵,协防三处要道。
需要防守的地方多了,能够随时调动支援的兵马也多了,但是同一时间需要维持的边疆军士规模少了,耗费的物资也少了。
而现在,被匈奴大军围困准备强打攻城的疏勒城,就是如此的特殊,可以放任不管,但对匈奴大军带来的后患却是无穷的。
而且疏勒城的四周大都是些黄土高坡,黄沙戈壁,连颗草都轻易见不到,更别说是什么树木了。
没有树木,也就意味着匈奴大军无法就地建造攻城器械。
没有草,也就意味着他们人手两三骑的坐骑,马,无法就地吃草。
十万匈奴大军,是人多势众,但既然是打算来中原抢劫了,那当然是去时轻车简行了。
别说他们随身携带的补给,大概也就跟李帝等人差不多三五天不超一个月的补给量。
补给食物本就不多,人吃马嚼,无法及时获得食物补给的话,匈奴的十万骑兵大军,根本坚持不了多少天。
种种的因素,都对想要进攻大汉疆域的匈奴大军,十分的不利,万分的难受。
至于骑兵攻城,那更是开玩笑,十万骑兵,还不如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三万持盾步兵来的有用。
人手都是骑兵的匈奴,骑马参与攻城,除了能让他们发起进攻时与撤退时,较为迅速之外,对他们抵御城墙上,大汉边防将士发起的防守反击,并没有任何作用。
骑马站在起码八米九米的夯土城墙下,与城楼上的大汉守军互射?
是嫌死的不够快?
冲到城楼下,射一波箭矢,在再跑回去?
你匈奴会射,难道城墙上的大汉边防将士就不会躲,不会挡了?
既然是攻城与守城,那在天时与地利这方面,肯定是守城的大汉边防将士们占据绝对优势,依托城池的防御工事防守,肯定要比毫无遮拦的匈奴骑兵强出没影。
匈奴们游走骑射,除了能为城墙上的大汉边防将士,免费送箭矢之外,只要你匈奴大军不派人登城,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人孔明还需要草船才能借箭,你这些匈奴到好,生怕城墙上的大汉边防将士箭矢不够用,啥计谋与策略都不用,就自发勤快的往城里送箭矢。
匈奴大军能够使用的攻城方式,除了派少量骑兵围困疏勒城,其余骑兵大部队四下侵掠周围的村庄获得补给之外。
就是用匈奴的人命,去运土填平城墙,这一种高效快捷,但会大量损失兵源的笨方法。
那么,请问,运土填平一座八米九米的城墙,宽能容纳两骑并肩驰骋的三米宽三十度缓坡,需要多少方土石?
六米宽三十度缓坡,又需要多少土方?
十万匈奴大军,不吃不喝不休息,又需要多少时间?
运土填城,肯定无法四面城墙都填,工程量太大,匈奴都集中一处运土填城了,城墙上的大汉守军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集中兵力防守匈奴运土填城的城墙段,面对专心骑马运土填城的匈奴骑兵,城墙上的大汉边防将士,那跟面对会移动的匈奴人形箭靶有啥区别?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境,匈奴大军也是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攻城。
说是出门去中原大汉抢劫去,结果刚一出家门,还没到地头呢,人就要死个十分之一甚至是更多。
换谁,谁愿意去冒这种风险?
都是脑袋别到腰上,出门做大事的匈奴儿郎。
我可是听你说能出门挣大钱,才带着家族年轻后辈,跟你出门走一趟的。
尊敬你,叫你一声领队可汗,结果你可倒好,刚出门什么财物都还没见到呢,你就先叫我去送死,还是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
谁家里都是有好几张口在嗷嗷待哺,背负一家老小的责任,我死了,家里人那就彻底没活路了,到时候老婆跟别人睡,自己孩子不给你炖了就算好的了。
谁愿意?
不信你试试,叫上同村出门打工,许他十万八万的工资,但是带出家门离开老家。
来到人不熟地不熟的地方后,跟他说想挣这十万八万的工资,需要他先借给你百八十万的启动资金,或者是先割条腰子,你看看会不会有人火气大,当场抽你?
眼下疏勒城已被匈奴大军给团团围住,李帝等人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危险了。
被包围的疏勒城,暂时还不用怎么担心,反正只要城墙守军不投降,一时半会儿的匈奴大军也攻打不下来。
反而是距离匈奴大军太近,又身处荒野无处躲藏的李帝等人,将随时面对被匈奴大军发现追杀的危险。
不止是李帝最先想到的是找个地方躲一躲,就算是那三名大汉哨骑也同样如此。
五十多人,面对十数万的匈奴大军,无疑是相当于鸡蛋碰石头。
荒郊野外的,面对匈奴大军的冲锋与骑射,估计匈奴的一轮攻击都过不完,李帝他们就都要死绝。
随着派往另一处探查的大汉哨骑返回,确认了疏勒城的现状,以及匈奴大军的大致人数之后。
那位大汉哨骑队长,就打马调头,招呼李帝等人跟他钻进一旁的山沟小道之中。
专挑那些不方便骑兵通行的道路,找到一处隐蔽的山坳躲避匈奴大军的探哨。
一路心惊胆战的跟随大汉哨骑,来到这出处暂且还算安全的隐蔽山坳,李帝在路上思索良久。
疏勒城是肯定要进去的,哪怕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一座孤城,那也要比他李帝带人身处荒郊野外,强出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