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变住宿生了(1 / 2)

下午三点一刻,一场雷阵雨突降,带走了空气中的燥热,轻风随起,拂身微寒。

大操场只有零星几个男生肆无忌惮追闹,偶尔几个女生,将书本顶在头上飞奔而过,马尾辫一路蹦蹦跳跳,溅着水花,一翘一甩,一甩一翘。

“现实总是在你得意的时候,给你一骨头棒子。”

杨希栎倚在教学楼大门前的柱子上,抱着书包,望着眼前的雨幕自我吐槽。

午饭后,宾主尽欢,各自离去,

杨希栎到招生办后,被告知了一件让他始料未及的新规定。

即今年伊始,京杭一中试实行半封闭式试行管理,在校学生必须办理住校,入住学生公寓,如果个别同学不适应住校,家长具备接送条件的,可以走读,由家长负责每日接送打卡。

换言之,他想走读,他父母必须每天到学校签字,他才能走出校门。

杨希栎想到了女生宿舍楼那些堆满灰尘的空宿舍,暗暗怀疑:“不会是因为宿舍楼住不满,才有的新规定吧……”

新规定,打乱了杨希栎的全部计划,在原剧情中他不记得有半封闭式管理这件事,但现在却出现了,没法让他不在意。

杨希栎不知道是不是某种蝴蝶效应,亦或是其他时空问题,这些深奥的问题或许很重要,但却不是他能想明白的。

他现在能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走读或者住校。

实际不是纠结,也没什么纠结的,因为结果已经注定。

杨希栎很不甘心,自家人知自家事,老爹经常黑白倒班,老妈是全日制职工,他父母根本不具备接送条件。

没有父母出面,他在京杭一中走读,根本不可能办下来,除非他不在京杭一中念书,否则住校已成定局。

现实的打击,让他为走读而做的努力成了一个笑话,但是生活嘛,总是有悲喜剧,总是有沟沟坎坎,出现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最重要。

雷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明媚的阳光重新照亮校园,地面上零零散散的积水,折射出密密细碎的银光。

“要不,星期日晚上不回学校住?”

杨希栎接受了自己必须住校的既定事实,但电视机的问题必须首要解决。

其他日子好说,大不了加把锁。

星期日那天太过重要,他必须待在电视机旁边。

按照京杭一中的住宿规定,星期日下午五点半学生返校,并上晚自习,复习知识,为周一上课做预习准备。

周日晚自习虽然没有老师坐堂巡视,只由班长代管,可也是不能缺席,不能迟到的常规课。

如果常规课无故缺席,依旷课处理,这条可是写在校规校纪里面的,所以,他必须有不上周日晚自习的正规理由。

“如若不行,那就只能如此了。”

杨希栎思索再三,订了三个方案,方案一不成,方案二上,最下策略方案三。

“好嘞,就这么办。”

主意已定,杨希栎将背包单跨在肩膀上,走进教学楼,一路来到招生办大厅。

厅里并排摆着几张办公桌,后面坐着几个老师模样的年轻人,头发干练清爽,身穿白衬衣,干净利落。

此时已是下午,招生办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了,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个学生,杨希栎寻了一个空闲的老师,走了过去。

“老师好,我是来报道的新生,杨希栎。”

“好,请坐。”

互相问好后,杨希栎坐桌前的圆凳上。

老师用食指一推鼻梁上的眼镜,公式化的开口道:“请出示,户口簿,身份证,录取通知书”

杨希栎从书包里扯出一个塑料文件袋,将老师要求的各种证,一一拿给老师。

检查完后,老师留下录取通知书,将其他证件还给杨希栎,然后递给他一张表格,道:“同学,填下表。”

杨希栎如实填写表格,递还给老师,老师又递给他一张条子。并在上面,签了字,盖了红章。

杨希栎拿着条子,去了教务处,政教处,财务室,最后捏着一叠手续,来到高一九班门口。

教室白色的门上的只有一块玻璃窗,窗子里面糊着报纸,杨希栎看不清教室里面。

他用食指关节,轻轻敲了敲门板。

“咚咚咚”

用指关节敲班级门,是被初中老师培养出来的习惯。

“请进!”

里面传出一声男中音。

杨希栎推门而入,里面是很普通的高中教室,空间明亮,摆着四排桌椅,椅子倒扣在桌面上,瓷砖地板,半人高的绿漆墙围。

天花板挂着白炽灯和吊扇,前后两块黑板,讲桌正前方的天花板上垂着投影仪。

此时,讲桌前围着六七个学生,有位老师坐在讲桌后,一边问话,一边写着什么。

这位老师四十多岁,身材圆润,皮肤白净,打眼一看,白白胖胖,倒是颇为面善。

杨希栎在人圈外等了十几分钟,见围着那位老师的最后一个学生也走了,便上前将手里的手续递了过去,道:

“老师好,我是今年的新生,叫杨希栎,被分到了高一九班,现在来报道。”

“嗯,我是高一九班的班主任,你叫我吴老师就好。”

吴老师接过手续,一边翻看,一边问杨希栎一些基本问题,三五分钟后,心中就有了判断:

“学习能力尚可,成绩平稳,性格内向(待定,无艺术特长(待定,以后应该是班级里的中间力量,总体都能及格,还不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