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198年的时候,国内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对于unix已经并不是完全陌生。
因为unix系统的版权属于at&t公司,而at&t公司受限于在1958年被反托拉斯调查时与政府达成的协议,at&t有义务将电话(这是本行以外的技术许可给任何提出要求的人。
正是这条协议,给unix的流传大开方便之门。
据说当年其开发者thompson在仅收取工本费之后,就将unix的磁带和磁盘一包包的寄往世界各地。而这些寄出的包裹中,每一包里都附了张小纸条,上书“love,ken”。
当然这只是针对对于教育及科研机构的,对于这类机构,at&t公司的政策很宽松,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提供源码,并且没什么使用限制。
而对于企业用户的收费就很高,一份带源码的拷贝要2万美元,装多台机器的话还得另加。
但是由于at&t公司的经营限制,at&t并没有自己的unix开发计划,而且既不作广告推销,也不提供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对产品品质也不作任何保证。
但是不管怎么说,因为针对教育及科研机构近乎免费的政策,unix算是在七十年代流行开来了。
在这种状况下,unix在教育科研领域算是声誉日隆、炙手可热。
但是它对计算机产业的影响仍然有限,毕竟它还只是一种非标准化、非商业运作的技术,只能拿来用,没法靠它赚钱。
刘晓慧提出参照unix编制liunix的时间点也很巧,她不知道的是,在198年,at&t发布了unix的distributionbinary许可证(可分发二进制版。
只要购买了这个许可证,就可以发布商业版本的unix来卖钱了。
在原时空,第一家买下这种许可证的公司是onyxsystems,它的产品是基于z8cpu的微型计算机。
差不多与此同时,与刘晓慧此时提出的意见相似,有公司开始开发unix的克隆版——就是全盘复制unix的功能,可以兼容unix的程序,但代码完全重写。
第一个版本是hitesmiths公司推出的idris(它雇了几个前at&t的程序员,还曾经推出第一个商业c语言编译器,,开始为了避免版权纠纷,hitesmiths有意在库名称及参数顺序等地方作了些小改动。
后来at&t高姿态地宣布不追究这些细节,于是开发与unix完全兼容的系统成为可能,很快很多公司(包括几乎所有的业内大腕就开始蜂涌而上了。
当然这种高姿态可能只适用于牙美利尖公司,对于红光电子虽说在华夏内陆法律约束不到,但是真正按照这种方式搞出商业软件的话,拿到欧美市场销售时很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如果不直接购买at&t发布的unix系统distributionbinary许可证,就只能走参照其架构独立开发这条路。
考虑到linux已有的成功案例,再结合华兴电子和其子公司红光电子自身的技术实力,开发gpl版的liunix将会是一个最为现实的开发方案。
当然此时台下的参会人员都还不知道这些,此时他们心中所想的是这个香江来的老板不会是来放卫星的吧?
unix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过,虽然国内现在使用得很少,但是并不妨碍大家知道这个系统现在最起码是运行在pdp-11这种16位计算机上。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起码!像是国内现在大量国产的djs13小型机就没有采用过unix系统。
现在老板把要求提得这么高,这不是把这个微型机当大型机来搞吗,于是台下又有人提出了意见。
“老板,你这样搞不是不行,但是咱们红光电子现在上上下下就这么多技术开发人员。
这里面除开了搞硬件设计的,剩下来的软件开发人员中能够做系统开发的,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个方案来搞的话,咱们研究所怕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研发啊。
再加上系统开发出来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越是复杂的系统,需要的测试时间就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