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3日下午五点,代县战场。
经过数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晋察冀军区顺利地攻克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在杨司令的安排下,各级部队并没有携胜之余威,继续向北方的第二道防线推进。
指挥部选择稳扎稳打,先将当前的阵地清缴一遍再行进攻,以防因为某些疏忽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鬼子的队伍里从来不缺少亡命徒,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正在伺机而动准备发起自杀式的攻击。
更何况坦克三营的存在,大大增加了部队的突破数值。
就算战士们原地休整一个小时,也可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在一处相对隐蔽的出击阵地中,一位拿着修理工具,混身沾满机油的中年人说道:
“齐活,履带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还好小鬼子没有埋地雷,要是这辆车的负重轮出了事,你们车组估计也得离开战场。”
“接下来的战斗,所有人都要小心,千万不要因为一场胜利就变得盲目自信。”
“敌人知道我们装备了坦克,肯定会拿出相对应的预案。驻蒙军有轻坦甚至是中坦,说不定还会有一场恶战要打。”
现在说话的这位,是坦克三营的刘营长。
作为八路军首支装甲部队的营级干部,他不仅是一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兵,更是在参加部队前便有着高中学历的知识分子。
之前我们提到过,即使在最艰苦且被果脯封锁的日子里,边区对新式装备和战术始终保持着高度敏感。
正是因为上述的背景,才有了那所孕育出第一批航空人才和装甲人才的摩托学校。
在黄河没回边区之前,学校里的硬件非常差,仅有几辆缴获自敌人的卡车。这些三步一喘气的老古董经常发生故障,倒是让同志们被迫练就出一手扎实的修理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坦克团的众人跟现实版安东星超人没什么区别,人均可以做到一边打一边修理。
如此水平,放在某7+填色游戏里,最次也得是让库存装备越打越多的维修支援连。
刘营长,正是学校里的第一批优秀学员。
原本他是想加入空一师,奈何上级考虑到未来的装甲部队,便劝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当然了,能教出这种优秀的学生,老师必然不是等闲之辈。那就是毕业于东方劳动者大学,现任负责边区交通、防空、卫戍的许司令!
听到自家营长的叮嘱,周围的车长皆是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一名通讯员来到了三营的出击阵地,紧接着便敬礼说道:
“刘营长,杨司令让我来通知你们,下一轮进攻即将在五分钟以后开始,请做好战斗的准备!”
“好!收到!”
······
总的来说,跟之前的行动相比,晋察冀军区的第二轮进攻并没有做出太多改变。
最先行动的部队,自然是炮兵。
战斗开始的第一时间,近百门各口径的身管炮对着敌人的阵地肆意咆哮,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质疑、理解和成为。
有着炮兵校射机提供的视野和反馈,一连串的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的冰雹,再次将鬼子们准备的工事掀了个底朝天。
火力准备结束后,坦克三营的108辆蝉式立即出动,它们的后方则是协同作战的步兵们。
针对上一战出现的问题,刘营长明显是吸取了教训并且做出了调整。
在刚刚的炮击开始前,他特意交代总部炮旅,让他们帮忙用炮弹开辟出一条进攻的通道。一切都是为了防止鬼子的自杀式进攻,以及可能出现的地雷。
同样的,有了突破第一道防线的经验,步兵和坦克之间的协同作战肉眼可见地默契了不少。
这些同志们之所以能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形成战斗力,是因为他们大多都在早些年参加过摩托学校举办的演习。
虽然当年并没有装甲车辆,但许校长却想出了一个临时应急的妙计。
在他的授意下,学员们用绿色的被单将卡车蒙住,随后装上假枪假炮来模拟坦克用以练习战术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