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讲,芯片产业华夏之所以被‘卡脖子’,核心问题在于,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以自由联邦为主,以西方世界、南棒国、东番省为辅,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从最上游的指令集、eda软件,到中游的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再到下游的芯片生产,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布局。
除了浮于表面能够看到的各种技术专利、行业标准,还有大量隐藏在幕后很难实现快速传播和复制的生产制造经验。
即便是自由联邦想要将这些产能迁入其国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内外兼施的情况下,一种分工极其森严的体系已然形成。
这已经不是科研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不是资本运作的问题,更多的是,在核心产业链中没有占据一席之地。
经过这些年华夏的科技企业疯狂追赶,也仅仅只是在芯片设计和芯片封装两个领域取得了相对领先的地位。
在芯片制造上,依旧非常薄弱。
若是一直维持这种状态,英伟达等公司根本不惧星云。
反正自由联邦随便给制裁一下,就生产不出了。
可问题是,星云现在已然脱离这种状态。
忆阻器芯片,是一种全新的体系。
连基底都已经改变,需不需要光刻机、离子注入机之类的设备自然也就成了未知数,至于需要什么材料,别的企业更是一概不知。
也就是说,现在星云科技可能很难生产出忆阻器芯片,也可能非常简单就能生产的出来。
但不论哪种情况,都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紫微的生产难度,在现在这种被疯狂制裁的背景下,绝对要比硅基芯片更容易。
黄弘伟怎么可能不慌?
弯道超车可能会死人。
可人家是抄近路,走捷径,换了一条路。
是另外一条路的先驱。
能有什么办法?
随着一个个数据的不断被抛出,被解析,黄弘伟的脸色愈发难看。
相比之下,现场众人,却是越发的兴奋。
即便是千度董事长李志诚,此刻也已然将自己多年努力付之一炬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
相比之下,‘紫微’带来的潜力,才是无穷无尽的。
他有自信,靠着‘紫微’带来的庞大算力,千度,将更上一层楼。
之前那些成果抢占不到市场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人才培养出来了。
人才、算力都有了,起飞迟早的事。
要知道,截止去年为止,根据他们公司科研部门的分析,全世界可用于ai大模型训练的高质量文本数据,用ai训练的单位看,就已经达到了46万亿token到172万亿token之间。
由于数据标注大小不同,可以将这些数据换算成文字,大概就是32万亿到42万亿的单词或词汇。
光是想一下,就令人头皮发麻。
若是他们这些人工智能企业一直使用a1、h1之类的芯片,那么,想要让ai继续进步,就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是雇佣或者骗一大堆人继续给数据标注信息,要么就是探索性的ai算法框架。
不然的话,就只能死等。
可绕是谷歌开发出来的glam稀疏专家模型,也仅仅只是将能耗降低到了最近热门的那个聊天ai使用的gpt-3的三分之一。
即便说,glam的参数规模比gpt-3大了七倍,降低到一个水平,不也仅仅只是降低到了21分之1吗?
星云科技的紫微可是直接降低到了几千分之一。
没错。
就是几千分之一!
因为安歌从一开始,对比的都是单独的a1芯片和紫微四位一体进行比对,真要拿服务器比,直接就是几千分之一。
cpu、内存、硬盘那些可都是烧电的。
关键是,二者不冲突啊!
在紫微服务器上使用稀疏专家模型,先是节能几千分之一,然后又节能二十分之一,是不是综合节能万分之一!?
极有可能!
能源还是问题吗?
有钱就疯狂加设备就完事。
反正电肯定够用。
以他们的资本,想也知道,不可能扩大万倍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