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小小的方块,竟然将cpu、gpu、内存、硬盘四大元器件融为一体?”
看着台下众人震惊的神情,安歌微微一笑,继续道:“事实上,我们实现这个技术的原理,并不是一种很新的东西。”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1971年,这一年,著名的华裔科学家蔡少棠推断出,在电阻、电容和电感器之外,应该还有一种组件,代表着电荷与磁通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组件的效果很简单,就是它的电阻会随着通过的电流量而改变,但是在电流停止之后,它的电阻也会停止下来,不再发生变化,直到接受反向电流,才会被推回。”
“或许这样说,大家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但若是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来形容,就很好理解了。”
“因此,科学家们常常用水管来比喻。”
“电流就是通过的水量。”
“电阻就是水管的粗细。”
“当水从一个方向流过去,水管会随着水流的量而变得越来越粗。”
“这个时候如果将水龙头给关闭,那么,水管的粗细将维持不变。”
“反之,当抽水泵启动,水流从相反的方向流动而来,水管就会越来越细。”
“因为这样的‘水管’能够‘记住’之前的流量,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记忆电阻器。”
“为了证明记忆电阻器,也就是忆阻器真的存在,蔡少棠用一堆电阻、电容、电感和放大器,做了一个模拟忆阻器的效果电路。”
“可惜,当时并没有找到什么材料本身就有明显的忆阻器效果。”
“也没有人会去寻找。”
“毕竟当时集成电路刚刚起步,距离电脑普及还有15年的时间,根本就没有人觉得,忆阻器的存在,对人类有什么帮助。”
“就这样,这个理论被人类埋藏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各位,忆阻器,这个曾经被称为‘下落不明的电路元件’,被我们找到了,而且,它将托起整个计算机时代!”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觉得我是在吹牛。”
“毕竟它,似乎和计算机完全没有关系。”
“电流电阻一大堆的,也不扣题。”
“可要知道,人类大脑的神经突触,也是这样运转的。”
“忆阻器,是我们人类目前已知的,最接近人脑运转原理的元器件。”
“人类大脑可以这样运转,那么,电子元器件就可以。”
“秉承着‘类脑芯片’这一想法,我们经过数年的努力,成功开发出了这款‘紫微’ai芯片。”
“完美将cpu、gpu、内存、硬盘四大元器件融为一体!它可以将各种数据最快速的搬运出来,最快速的存储起来,因为只需要开断电即可,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存储的数据‘原地’实现计算。”
“相比于以前,cpu下达指令,数据从硬盘搬运至内存,启动,而后搬运至cpu和gpu进行运算,然后呈现出来,节省了太多太多的过程,将‘中间商’全部都给干掉了,这不就是一个新时代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稍微歇息了那么几十秒之后,安歌继续道:“如果将计算机当做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硬盘就是家,内存就是公司,上班时间就是cpu和gpu工作在运转。”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家是不是要每天从家里面出发,然后坐车去到公司里,然后开始工作?”
“通勤这一过程,也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能量的,而且时不时还会遇上交通堵塞之类的情况,可现在,使用我们的‘紫微’ai芯片,就好像是让大家居家办公。”
“在家就能把工作做好,根本不需要出门。”
“想也知道,节省了多少时间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