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2章 分歧(1 / 2)

第3262章 分歧

宁次认为杜兰虽然很强,但对待学生的实际问题上却很草率,什么叫做‘宗教很有搞头’?自己可是冒着成为木业敌人的风险,去挑战陈腐的制度,如履薄冰,对方却好像是在玩游戏。

杜兰其实是认真的,毕竟宗教确实也能对抗血统。

虽然说最初的宗教是为了神化血统而存在的,但宗教有发展和扩张的需求,就会吸纳其他人。

最著名的就是耶稣死后,圣保罗对非犹太人传教,大大地扩大了宗教的范围。

还有佛教为了对抗种姓制度。

多神教也是为了扩大血统范围,吸收不同的家族在一起。

所以血统会用宗教神化自己,比如说自己是神的后代,或者说自己是什么半神,或者说自己是玄鸟受命于天。但随着宗教发展,血统也会受到限制,主要是让新人加入,如果血统不受限制,新人为什么要加入?新人不加入,去搞一个自己的新圈子,那宗教就可能被取而代之。

比如种姓制度,虽然是天竺宗教的核心,可是宗教也会提出‘一个人的行为是婆罗门,他才是婆罗门’,非常像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大家不是依靠血统获得地位,而是依靠行为。

同样针对种姓,佛教也提出了众生平等。

这些都是宗教做出的努力,只是宗教的局限性确实非常大,很容易就被地主豪强利用起来。于是宗教又发展出因信称义、顿悟等等思想,其实就是教义解释权的下放。

宗教中有很多规矩,一般都是地主设置的,比如吃素、不杀生之类的,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普通人修炼,防止普通人和他们平起平坐。

特别是道教修仙,那完全是地主豪强的游戏,法财侣地,普通人也就在小说里才能遇到奇遇。一般而言,法财侣地都是掌握在地主豪强手里的,所以他们可以炼丹成仙,普通人就别想了。

佛教也是在顿悟成佛之后,普通人才有成佛的机会。所以六祖慧能成为了唯一一个能流传经书的本地人,其他的经书都是从外面传入中原的。

后面儒家的道学来了一个格物致理,认为世界是气按照天理的规则形成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格物致理来成为圣人。

到了王阳明的时代,心学兴起,连格物致理都不用了,只需要知行合一就能成圣,甚至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扶起路边倒下的垃圾箱,都可以成为圣人。

西方的因信称义也是如此,以前解释权掌握在神父手里,有了因信称义之后,每个教徒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教义。

总之宗教从血统,到豪强,到每个信徒,进行了一个发展。宗教的神也成为了一个绝对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抽象的没有反面的绝对存在。

不过宗教的缺点很多,最大的缺点就一个,那就是有人不信神怎么办?

就是不相信,说得再好也不信。那宗教就很难和这些家伙合作了,因为他们否定神的存在,如果和他们合作,很容易让信徒动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