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宁新的大哥张宁蓝带着儿子晓宇回老家一趟,张宁蓝穿得干干净净,不用干农活,一副市里人的模样。他的儿子晓宇更是长得一表人才。赵小娟一看这大哥混得相当可以,于是萌生出去北天市走亲的想法。因为张宁蓝在回北天之前,把自己家的地址告诉给了老三张宁新。老大张宁蓝也知道张宁新是这一家子最有话语权的人,所以回到老家,也是和老三张宁新走得近。
赵小娟不想一个人去,想带着个孩子一块去,奈何老三老四最大的孩子才六岁,还不懂事呢,跟着去不方便。她想到了二哥家的老大张悦澄,今年十三岁了,算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了。想到这,赵小娟立马准备去二哥张宁远家。
当年张宁蓝接着自己娘去北天住,张宁蓝的娘走的时候可谓是风风光光,有个在大城市生活的儿子,要接着自己的亲娘去大城市住一段时间,这叫村里人听着都羡慕。
谁知道张宁蓝的娘到了大儿家,在短短两天之内,就遭到了张宁蓝媳妇、丈夫娘、儿子的排斥。无奈,第三天,张宁蓝就把自己娘送上了回去的火车。张宁蓝的娘本以为会在大儿家住上两三个月,毕竟自张宁蓝结婚之后,也有十年没有回来了,这一次通过去北天,好好地续续母子之情,所以张宁蓝的娘大包袱小包袱准备了很多东西。
去北天的第三天,张宁蓝实在扛不住来自家里的压力,让他娘原路返回了。即便如此,张宁蓝的娘一点都不怪罪张宁蓝,因为张宁蓝日子过得好,她心里踏实。
张宁蓝的娘回到张家村,正好需要路过赵小娟家的大门口,这时候赵小娟正在门口和邻居闲聊天。看到远处有个人背着大包袱小包袱过来了,还有些好奇。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婆婆。
赵小娟赶紧向前,问道:
“娘,你不是往大哥家去了吗,怎么这才三天就回来了?”赵小娟一边说,一边把婆婆拽到自己家,想要细细盘问一下。
张宁蓝的娘来到赵小娟家的正屋中,喝了口水,说道:
“大城市的楼房我住不习惯,跟个笼子似的,上来下去也不方便,我也不认道,实在是太别扭,我实在住不下去了,执意要回来。他们没办法,就让我回来了。”
赵小娟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嘴角露出笑意,问道:
“大嫂子待人怎么样,孩子多大了,她家的房子有几个屋?”
赵小娟心里清楚得很,张宁蓝的娘做梦都想在自己大儿家住着。这次匆匆忙忙回来,肯定是被人家撵回来了。
“你大嫂子待人可好了,不愧是坐办公室的人,孩子叫晓宇,长得真叫一个俊,你看到你也会喜欢。人家住的是楼房,跟咱老家的房不一样,卧室是卧室,客厅是客厅,可干净了。”
赵小娟拿下了老五张宁正,让老四张宁志马首是瞻,她也想笼络住老大张宁蓝,心里萌生出去大哥那走亲的想法。
后来张宁蓝的爸爸去世,张宁蓝带着晓宇回来了,张宁蓝的媳妇压根没有露面。这让赵小娟有了去北天的理由,对张宁蓝说,想去看看大嫂子,顺便认认大哥家的门。
张宁蓝自然不能说不让去的话,就把地址留下了,让他们随时来就行。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张宁蓝带着儿子回到老家,虽然是奔丧而来,也算和各位兄弟见了面。赵小娟就想去北天登门拜访一下大哥,顺便结好关系。赵小娟决定带着二哥家老大张悦澄一起去。
赵小娟来到二哥张宁远家,张宁远还在为没有分到地耿耿于怀,李秀英觉得无所谓,认为和这一大家子保持的距离越远,越是有利于自己过日子。她看到老四张宁志家这些年吃的哑巴亏,就知道,如果和这一家子纠缠得太近,自己又没有什么钢铁手腕,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张宁远已经干活去了,家里只有李秀英和儿子张硕硕。张宁远家把围墙盖起来了,院子再也不是用篱笆围成的了,而是砖砌成的,大门也成了红色的铁门,两扇铁门上都有一个门鼻。
赵小娟轻轻拍了两下门,就推门来到李秀英的院子中。李秀英不知道赵小娟来这的目的,把她迎了进来。
闲聊片刻后,赵小娟说明了来意。
“二嫂子,咱大哥临回北天的时候,不是跟咱们说,愿意来北天就随时去吗,我想去看看咱大嫂子。”
“去吧,你过来这么多年都没看到大嫂子人呢,看看去呗!”李秀英心想,这种事情还需要和她商量。
“我想让悦澄陪着我一块去,也算有个伴,我自己去有点醋头。”
张悦澄正在上学,周六日休息,李秀英想了想,说道:
“星期六星期的吧,平时悦澄也上学呀。再说,不赶到周末,大嫂子他们也上班呀!”
赵小娟点头称是。
到了星期六的时候,赵小娟和张悦澄骑着自行车来到高北镇,把车子存好之后,买了些礼品,上了一辆专门去县城的面包车。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她们来到火车站。
两人买完火车票后,就等待火车的到来。幸好买的时间点挺早,不到十一点,她们就到了北天市。等到打车到了张宁蓝家,差不多十一点多的样子。
她们按着地址一边询问一边找到了张宁蓝的家门,赵小娟轻轻地敲了一下门,只听到屋里传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声音:
“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