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荀子议兵篇(2 / 2)

两人正在说话时,宫人快步来报:

“大王!临武君来了,欲面王!”

赵王一愣:“临武君?他怎么来了?”

临武君原本是楚国的封君,很得楚王重用,多年以前他和秦国的某位将军打了一仗,结果全军覆没,在楚国如果打了败仗是要受到楚王严惩的,临武君为了逃避惩罚只能跑到赵国寻求庇护。

赵王爱惜临武君的才华,允许他留在赵国,并且时常和他讨论兵事,但是长平之战爆发后,临武君就极少到宫里来了,今天临武君突然来到,不得不让赵王感到诧异。

“临武君来,必然是有事,就请他进来吧!”赵王对宫人吩咐道。

须臾,临武君来,礼毕。

临武君看向赵王身侧的荀子,道:“我早在楚国的时候就听说过荀子的大名,只恨无缘和您相会,今天听说您来到了邯郸,我特地赶来拜见您!”

荀子笑盈盈的看着临武君,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并不值得您专程赶来拜见!”

临武君坐到荀子对面,拱手道:“您太谦虚了,我听说您不光擅长着书讲学,还极为擅长征战,对兵事也颇有研究,我今天来就是特意想向荀子讨教一下兵法!”

听到临武君的问话,赵王非常惊讶,荀子还懂得兵事,没听说过呀?莫非荀子还懂得征战?

赵王正想着,就听荀子说道:“临武君既然想问,那就问吧,老朽一定知无不言!”

赵王闻言,立即把目光投向临武君,“临武君,既然您有心向荀子讨教兵法,寡人也很乐意听一听,正好寡人想向您讨教治兵的要领,请您和荀子赐教!”

临武君笑道:“既如此,臣就斗胆向荀子讨教一二了,臣以为用兵当先取得有利于攻战的气候条件,再取得地理上的有利位置,观察好敌人的变动情况,比敌人后行动但比敌人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要领。”

荀子笑着摇摇头:“不然,我所听说古代的用兵方法,都是使民众和自己团结一致,如果弓箭不协调,那么后羿也不能用他来射中微小的目标,如果六匹马不协调,那么造父也不能使他们到达远方,如果民众不亲附君主,那么就算是商汤,周武也不能打胜仗,所以善于使民众归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之道就是使民众归附自己罢了!”

赵王听罢,一阵点头,而临武君却满脸不服的说道:“您说的不对,用兵所看重的是形式和条件,善于用兵的人,应当善于使用计谋,善于用兵的人神出鬼没,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出来,孙子吴起就是使用这种方法,所以战无不胜,哪里一定要使民众归附才算是善于用兵的人呢?”

赵王听罢,又是一阵点头。

荀子仍旧笑盈盈的看着临武君,道:“不对。我所说的,是仁德之人的军队、是称王天下者的意志。您所看重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施行的,是攻取掠夺、机变诡诈的计谋和行动,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

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欺诈的。那可以被欺诈的,只是一些懈怠大意的军队,羸弱疲惫的军队,君臣上下之间涣散而离心离德的军队。所以,用桀之类的人欺骗桀之类的人,还由于巧拙不同而有侥幸获胜的;用桀之类的人欺骗尧之类的人,拿它打个比方,就好像用鸡蛋掷石头、用手指搅开水,就好像投身水火、一进去就会被烧焦淹没的啊。

所以,仁德之人上下之间,各位将领齐心一致,三军共同努力,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兄长一样,就像手臂扞卫脑袋眼睛、庇护胸部腹部一样;

所以用欺诈的办法袭击他与先惊动他之后再攻击他,那结果是一样的。况且仁德之人治理方圆十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方圆百里的情况;治理方圆百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方圆千里的情况;治理方圆千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天下的情况;他的军队一定是耳聪目明、警惕戒备、协调团结而齐心一致的。”

荀子和临武君两人一问一答,赵王在王座上认真的听着,荀子和临武君的对话注定会像田假的六国论那样传扬天下。

最近熬夜读紧公的大魏芳华,实不相瞒,作者君准备写本三国的书,时间线是高平陵之变前,目前还在构思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