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盐铁专营权(1 / 2)

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税收并不是农业税和人头税,而是盐税,盐税之利甚至可以占到一个王朝税收的一半以上,比如开元后期,盐税的比重就达到了国库总收入的6%,食盐之暴利可见一斑。

即使是战国时期,食盐所带来的税收也是空前巨大,管仲时,齐国缺钱,齐桓公想要增加农业税和商业税以此充实府库。

管子说:如果官府增加什么税收,那么这个行业就会凋零,这是不理智的。

齐桓公问:那寡人该想什么办法为齐国积累财富,请您教我。

管子回答:齐国的盐业十分发达,应该把盐铁收归官府专营,这样官府就可以通过盐税积累大量金钱,百姓可以少吃粮食少吃饭,但一定不能不吃盐,即便我们增加盐税,老百姓也不可能不买盐。

后来齐桓公按管子所说,将食盐的开采运营出售都收归国营,短短几年时间就使得齐国府库空前充裕,最终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商鞅变法之时秦国贫弱,为了积聚军费商鞅同样大刀阔斧地对盐业进行改革,将食盐的经营之权收归国有,短短几年时间,秦国就积累了巨额财富。

即使是到现代,食盐也是归国家专营,私人开采售卖都必须去办理相关执照,原因就是管子所说,食盐乃人的必需品,所以历朝历代都对食盐的管控极其严格。

当年管子将盐铁收为国营后,齐国历代国君都一直遵从管子的策略牢牢地将盐铁运营之权掌握在官府手中,但食盐暴利齐地又多商贾,许多商贾联合齐国的贵族,都在私下采盐贩盐,官府对此屡禁不绝。

田氏代齐后,齐国境内出现了大量的田氏贵族,这些贵族勾结各地的商贾,大量的开采食盐,然后低价贩卖到民间或其他国家,从中赚取暴利。

齐国官府对这种现象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究其原因,齐国多商人,这些私下买盐贩盐的商人盘根错节,几乎遍布齐国各地,就拿现在临淄上的百官来说,几乎每个人的家族都在从背后贩卖食盐,官府就算想禁绝这种现象,也无从禁起。

这么做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民间出现大量私盐,官盐的价格稍高于私盐,百姓宁愿去买廉价的私盐,也不会去买高价的官盐,不止是百姓,就连秦国,楚国,赵国的商人,他们也愿意去买低价的私盐,然后带回国以平价售卖赚取差价,于是大量的金钱都流入那些奸商的腰包,官府的食盐却大量滞销,财政因此受到重大损失。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将盐铁完全收归国有,严禁民间贩卖私盐,这种现象才有所好转,但即便如此,西汉时期还是有不少人挺而走险贩卖私盐,究其原因还是食盐带来的暴利。

琅琊目前的税收盐税仅占了十分之一,农业税占了6%,这个比重是极为不正常的,琅琊沿海盐业十分发达,按道理来说,盐税至少占据琅琊4%的税收,才算正常数据。

除非琅琊百姓不吃盐,否则只能说明,琅琊民间存在大量贩卖私盐的奸商,这些人依靠私盐谋取了巨大暴利,相应的官府就遭受了重大损失。

今后琅琊推行变法,还需要大量金钱,为了能得到钱让新法推行下去,田假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食盐上面。

“是时候把盐铁的运营权都掌握到官府手里了!”

韩非站在田假面前,似有顾虑的说道:“公子,此事事关重大,您要知道贩卖私盐的可不止琅琊的那群奸商,很多临淄的贵族,乃至太后的亲属,都在暗中买卖私盐,你要是把食盐的运营权彻底掌握到官府手中,恐怕会触及到不少人的利益……”

不用说,这个太后的亲属自然是后胜,其实不止后胜,君王后的族人都倚仗是太后的亲属,几乎每个人都在背后贩卖私盐,官府也拿这群人没办法,谁让这些人是太后的亲属?

“我相信母后是深明大义的,我要写信给母亲,阐述私盐的危害,她一定能约束他的族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