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家人团圆的节日,我心底深处却有一股压迫感,不知是来源于长辈们的关切,还是同辈们的相互调侃。
我们这些晚辈一桌,长辈一桌,随着老舅说了一声开饭,今年的端午宴也就开始了,第一个环节是喝一杯团圆酒,当然,不能喝酒的可以喝饮料,碰罢杯后老舅望着我们这边说道:
“你们那一桌,杨浩你就照顾好,我就不管了。”杨浩是小哥的名字。
小哥是最怕老舅的,连忙站起身应了声好。
我们这桌最长者就是小哥,照顾一桌人吃好喝好的任务当然就落在了他身上,随着时间的推进,‘打关’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撤掉桌上吃光的盘子,喝酒的人坐在一桌,这里是不分长幼关系的,只在于你的酒量好坏,定好规矩,喝白酒的喝白酒,喝啤酒的就喝啤酒,老舅是爱热闹的,当然首当其冲,做着第一个‘打关者’。
老舅的‘打关’不会去针对哪一个,还是相当公允的,按着年龄高低进行着酒局,待到我持牌充当这个主角的时候,就把和我关系好又爱刺我的小哥还有小表弟当成了针对目标,除了拿到天牌通开之外,大部份的注意力都在他两身上,随着我的‘针对’,小表弟先败下阵来,小哥的酒量是不错的,毕竟年长我们几岁,等我当完这个主角之后就到了小表弟,看小表弟不胜酒力的样子,同辈的表哥表姐都调侃了起来,老舅心疼自己的小儿子,就接过了我手里的扑克,替表弟做起了发牌员。
一个个都喝的面红耳赤,酒局才算圆满结束,寒暄一会之后,我们各自回家。
回到家中,和爸妈打过招呼后就先回房了,躺倒在被子里的时候我不由得回想着那种压迫感,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在坐在桌上的时候,看到熟悉的面孔才让我有了这种感觉,这我不自觉的想起郑燮写的《雪中山后》中有一句——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原来给我压迫的是自视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的心理作祟。
还在深思的我,突然酒意袭来,让我陷入了沉睡。
“可真是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啊。”
莫名其妙的就听到这么一句。
熟读明史的我恰好知道这个对联是解缙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嘲讽当朝百官的,心里顿时一阵的不平,反驳道:
“墙上芦苇,山间竹笋难道不是解缙本身的真实写照?”
东山老人只是回应了我一声冷笑。
我从他的冷笑声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嘲讽意味。
“难道不是他太聪明了,所做的事才看着不聪明吗?”我强行狡辩道。
“解缙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褪概中教之,过目不忘,七岁能属文,赋诗,十岁日涌数千言,能终生不忘;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洪武二十年乡试名列榜首,次年会试第七,廷试得以进士之身,永乐年间更是坐到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他如果不聪明,能到这个高位?”东山老头不忿道。
“做到这个高位,还不是当时的永乐大帝无人可用?”
“虽腹有诗才,画术更是当代一绝,但你能说他有方孝孺那般不畏帝王的书生正气吗?文人傲骨是丢的点滴不剩。”
我无所谓的说道,还不忘嘟囔一句:
“还不是看时机不对,投降于朱棣。”
“你知道个屁,如果当时的文臣都像方孝孺那样,朝中还能有人吗?”老头子愤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