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走到底,李一在破旧的瓦房面前停了下来,瓦房前生长着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槐树,大槐树的主干残败,露出里面空荡荡的空洞,要不是头顶上繁盛的绿叶,多数人都认为这槐树早已经死去多年。
李一兴致勃勃,神态自若走进一间房门大开的屋子。
屋内盘膝坐着十几名学生,他自己随便找个角落坐了下来。
最前方讲台的地板上坐着一位年纪约十三四的少年,看着少年短腿短脚,李一目测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
他全身上下肉颠颠的,只是头上的毛发异常旺盛,一直连绵到脸颊,远远看着像极了传说中的毛孩子。
房间静悄悄的,书堂本是朗朗读书声,这儿却安静极了。李一发现,这个房间现在除了自己,几乎所有人都紧闭着双眼。
他心里直犯起嘀咕,眼睛分明注意到讲桌台上的那个毛孩子正在鼾声渐起,鼻涕冒泡。
另外,周围几个年纪尙小的孩童也都三三两两歪倒在地,睡得格外香甜。
李一松松坐直的身板,他起步闪身来到门外,接着又从门外回到了屋内。
没错啊!这里就是宋先生的破书院。
他疑惑走到毛孩子的身边,伸根手指戳破了毛孩子黑溜溜鼻子,鼻孔上的一个大大鼻涕泡,“啪叽”一声碎裂。
毛孩子惺忪睡眼,睁开条缝隙瞅了下他,小嘴咂哵几下后,盘膝坐着身体前后摇晃几下,沉重的眼睑闭合起来。
“嗨,醒醒,醒醒,”李一的大喊声在屋内回荡,一下惊醒所有人。
“哇,哇,哇!”毛孩子一下子精神起来,他连叫三声,小身体蹦跳起来。圆眼睛透着红血丝,伸着毛茸茸的手指在空中狠狠戳了下,“干什么,干什么?。”
李一质问他:“你是谁?,这儿的宋先生呢?。”
李一认识书院的先生,先生是一位五十多岁,有着一幅不怒自威的脸,他身上没有读书人的文邹与执拗,相反他的性格非常豁达,尤其是他经常盘坐在大槐树下,讲述出来神怪故事,令人如痴如醉。
先生有个拗口的名字叫宋不器,小时候的李一就因为他口中的故事,一直在书院跟读。只是前几年得知自己并无成为强大御灵师才有的灵根,自暴自弃的他便把心思全用在了稻田里。
“我是谁,我还想问你是谁呢,”毛孩子眯着眼睛上下打量李一,发现自己从未见过此人,瞪着眼睛反问起来。
“我叫李一,以前是宋先生的学生。”李一向他介绍自己,
“哦……”,毛孩子眨巴下眼睛,人小鬼大的他围着李一转圈,警惕再问,“三人行……。”
李一不解看着毛孩子,吞吞吐吐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毛孩子明显松了口气,他神态变得轻松,对李一嗡声翁气开口,
“宋先生出门办事去了,再过三五天才能回来,我是宋先生的弟子,宋为山是也。
“宋为山是爷?”,李一小声低估,这熊孩子,这么占便宜。
毛孩子继续道,“既然你是我师傅的徒弟,你就去那边坐着去吧!”,毛孩子捂嘴打了个哈欠,伸出手指了指,“不是那,再向后走,对!,就是墙角那里。”
毛孩子慵懒坐地,神色无精打采,双眼昏昏欲睡。
“那个,我们今天不学点什么吗?,”李一举起手,小心问道。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毛孩子皱着眉头,颇有些生气的用眼睛狠狠扫视李一。
李一满腹疑惑,视线撞在一起,两人大眼瞪小眼。
李一揉揉发酸的双眼,满头问号,弱声询问他,“啥意思?。”
他还想问毛孩子为啥一直瞪着自己?
毛孩子一幅气急的模样,晃着小短腿气冲冲走下讲台,到了李一旁边,本来生气的样子一下子变化起来,双目流露出欣赏。他上下打量着李一。
“你很好,正所谓,知之为知道,不知为不知道。”
什么知道,不知道的。李一皱眉。
见李一疑惑不解的表情,为山开口先用力咳嗽了起来,短腿模仿着教书先生,来回踱步,双手本想背在身后,奈何手四肢太短,只能作罢。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古人的意思是说,学习这件事,是不能开口说的。”
下面,我教打架第二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同样的道理,古人圣贤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说:如果我早上知道你家地址,傍晚的时候我就要过去弄死你。”
听着毛孩子为山讲解的释义,李一目瞪口呆,他结结巴巴打断为山问道:“毛…孩子山!,请问宋先生走了几天了。”
“学习呢,你怎么问这个,我告诉你,我教的和师傅他老人家教的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