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成功没能起来,累坏了还发了低烧,父母看他实在不行,只好让队里的孩子捎话,给老师请了假。其实这天请假的不少,如果身体素质不好,栽树这种活真的超过了十来岁孩子的承受能力。可那时候都是散养,没人关心这个,也就独生子女好点,可一个村也未必有一个独生子女啊。
成功身体素质不好,天生的,累一点就感冒咳嗽,上初中后还得了哮喘,十几年都不好,后来他之所以的抑郁症,哮喘最少贡献了一半功劳。你想想,十几岁的青少年,别人跑步、打球随便玩,你却天天猫在屋里看书,汗都不敢出,是个人都会自卑,觉得自己不像男人,学习再好也没用,没人看得起,不得抑郁症才怪。
家里人都知道成功身子弱,所以八九岁了也没让他干过什么重活,心疼他。别人家的八九岁男孩子,不是放牛,就是上山砍柴,早上不背下几十斤柴禾,就别想吃饭了。
据小道消息,成功两岁的时候,父母背着去赶集,遇到一个南方来的走乡串户的算命先生,他路过的时候看了一眼成功,对他父母说:“这孩子不容易扎根,二十五岁之前对他好点吧。”成功父母追着问二十五岁之后是不是就好了,老先生一边走一边摆手,没回话就走了。算命相面的都这样,说话说半句,其他的你自己体会。这个就成了全家人的心病,所以从小到大对成功就比对成爽好点,有啥好吃的都是先给成功吃,还好,从小成功就懂事,有好吃的就先分给弟弟吃,这可能是老成家的遗传吧。也因此,兄弟俩从来没红过脸打过架,几十年后还是特别的亲,兄友弟恭。
在成功养病的时候,补充一下学校几十棵柳树的结局。十几年后,学校合并,村小学撤销,成了大队部。柳树都成材了,就被大队干部砍了卖了,卖的钱去哪了别人不知道,大队书记肯定知道,你懂的。不过村里没人关心这个,那时的大队书记除了点死工资和这样的一点小外快,家里穷的房子都盖不起。最搞笑的是,这个人,一辈子到死连自行车都没学会,到了22年出门照样靠走,干部混成这样,柳树都心疼他。
歇了一天,成功照常上学,转眼到了周末,这周只休星期天。那时小学是隔一周休一天半,这一周就只能休一天。星期六晚上放学的时候,大伙听说村里来了收药材的,专收穿地龙,八分钱一斤,不要觉得少,这东西一长就是一片,运气好了一个劳力一天能刨一百斤,那可是八块钱,八九年一个日工也就五六块钱了。所以全村好多人上东大山刨药材,别的地方没有。
几个四年级的哥哥动心了,招呼招呼成功他们几个小的,打算明天起早也上山,赚点外快。成功上一世特积极,还没爬过东大山呢,特别向往。后果就是累的咳嗽,卖的那八毛多钱还不够药费呢。
这一次成功在边上当影子,打定主意坚决不凑热闹。于是啥话也没说,不能说不去,那显得太孬种,也不合群。所以在他们商量好了之后自己悄默声的回了家。
回家吃饭的时候跟父母说起这事,父母全都点头,称赞他有自知之明,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成功想要的就是这个,于是就和父母说:“我要是在家呆着也不好,要不明天也去刨药材吧,就在门口的东山上,远了我也不去,刨多少是多少,行不?”父母没意见,不往远处跑没啥事,就嘱咐她:“把你弟弟带着,教他认认草药长啥样。”成功满口答应:“好嘞您呐!”成妈脸一板:“别嬉皮笑脸的,好的不学净学坏。”成功埋头干饭,这个家里开玩笑,风险很大。
第二天,天气晴好,万里无云。好吧,燕山snd区春天就下不了几场雨,基本上都是晴天。成功扛着特制的小铁镐,镐头只有一拃長,特别轻。成爽非要提着筐,也就随他去了。筐是用绑纸箱的那种硬硬的塑料带子编的,两个把,轻飘飘的,小孩提着也不费劲。当然,这又是成爸的作品。这种框家里只有一个,主要是那种带子找不到多少,平时都是用来装菜,比较干净。这次是成妈特批兄弟俩使用。
出了门,俩人颠颠的往东走,梨花都掉了,满地都是花瓣,俩人就一脚一个的踩,比谁踩的准。这种游戏成爽没法抗拒,玩的特开心,一不小心被筐扳倒,爬起来继续。走出梨树林子,开始上山,从山脚开始刨,慢慢往上走就行了,一天呢,有的是时间浪费。切,无知的少年。成功:我愿意,你管的着吗你?废柴作者!
成功的主要目标是柴胡,燕山这边是北柴胡,秦岭那边是南柴胡,当然品质以北柴胡最好。生长在海拔四百米到一千八百米的阴坡。特征最明显,对生双叶,茎上一节一对,最容易辨认了。党家堡这边恰好海拔将将超过四百米,所以只要是山的阴坡全都有。药用部分是根部,多年生草本,所以根越大,茎越粗。那种细细的,叶子都没几个的肯定是当年发芽的,根太小了,不值得浪费力气,而且,刨药材最忌讳竭泽而渔,一定要适量,留足明年的,这样才能细水长流。后来九十年代末出现一个词——可持续发展,全国铺天盖地的宣传,各路专家齐上阵,好像不如此咱们就要亡国灭种。可惜晚了,成功老家柴胡都快绝种了,可能也就东大山半山腰往上可能还有。成功一直觉得,中国专家不是太多,是生的太晚。
虽然几十年没刨药材了,但是看着熟悉又陌生的风景,还是能依稀记得哪里柴胡多。成功没有停留,直接奔着记忆里的地方爬了上去。到了地方,果然在一片橡树底下,一棵棵半尺高的柴胡苗零散的藏在地衣苔藓之中。有的一眼就能看到,有的要扒开地衣找一找。成功用力挥镐,尽量直直的往深里下,抓住镐把向前一用力,连苗带土剜起来一大块。他跪在地上,小心的抖落周围的泥土和苔藓,一个完整的柴胡呈现在眼前。这棵有两三年了,根部有分支,像个小人参似的,白中泛黄,看着很不错。成功招呼成爽过来,把整棵柴胡放到框里码好。虽然收药材的只要晒干的根部,但他们都习惯整棵带回去。
这一片刨完了,顺着山脚往里有,见到就刨掉,一直走到离家大约三百米的两条山沟交汇的三岔口。成功记得再往里正沟的阴坡挺多的,但今天他不想去了,于是就开始上山往回走,上边就不好走了,没有路,在松枝,荆条,榛子树,橡树底下下钻,虽然收获不错,但哥俩的胳膊和脸上都是一道道的刮痕,成爽的皮肤太嫩,都要刮出血来了。不过玩对孩子的吸引力大过疼痛,这时候都不知道疼。
等到来回两趟,来到山顶的一个小山坳里,成功也就扫荡的差不多了,成爽的框里也有小半筐了。他记得再往上就没有了,就招呼弟弟坐下来休息。地上都是草,坐下来挺舒服。对面就是他们家,西边就是小队,再往西看,就是村口和省道了。偶尔能看到车开过来,空气真好,一点污染都没有,视野太透亮了。几十年后,天空总是雾蒙蒙的,虽然周围全是树,好像没啥作用。
老二待不住,看老哥有空了,看啥都要问问。揪了一根草,问:“哥,这是药材不?”成功瞅了一眼:“狗尾巴草,猪都不吃。”“这个呢”?“亲家菜,嫩的时候蘸酱可好吃了,你可以摘点。”“这个呢?”“桔梗,开的花是紫色的,听说跟大烟花挺像,是药材,一斤干的五毛,忒便宜,咱们不要。”“这个呢?”“这是地管子,你看它的叶子像不像扇子,也是太便宜,不要。”“还有这个带刺的是啥?””苍术,根是药材,一斤干的两块钱吧,这个可以,就怕你拿不动。”“我拿的动,拿的动,哥你快刨了,卖了给我买糖。”“没问题。”“这个这个,这个是草吧”“这是徐长青,草籽小的看不见,全株都可入药,咱们这边药材里它最贵了,一斤干的十五块钱。”“那咱们就刨这个吧,快点!”“把全村的山刨遍了,也刨不了多少,太少了,不要。”“哦,那这个呢?这一片也忒多啊,是药材就好了。”“这是马齿菜,不是药材,不过挺好吃,咱们摘点回去让妈包包子。”“好啊好啊”“这个,这个,这个………”
成功一点也不嫌烦,耐心的应付弟弟的问题,感觉挺有趣。这里的好多都是前世长大后弟弟告诉他的,他前世可对这些一点不感兴趣。成爽倒是对中医针灸比较热爱,上中学的时候跟着村里的赤脚医生问东问西,医术没学多少,对本地的药材可是如数家珍。哥俩平时聊天的时候,成功也学到了不少,命运总是这么神奇。太阳渐渐大了,晒得人难受,这时候在松林里待着可不清爽,会有一种缺氧的感觉。拍拍屁股,成功起身带着弟弟下山回家了。
下午也没出去,就在家做作业,主要是练字,这一世想把字写的好点,没准到时候就被清华美院特招了呢,反正他觉得那地方审美水平不是太高,很有希望的。那点柴胡晒干了可能有二两,一斤八块,能卖一块五,说实话收获不错。尤其是傍晚去看奶奶顺便蹭饭的时候,听去东大山的伙伴抱怨:“早晨四点我们就出发了,没去过不知道哪里有穿地龙,蒙头蒙脑的乱转,路没少走,药材没刨到多少,最多的就卖了一块三,还累的够呛。”成功为他们默哀一秒钟。
去大山里刨药材,选不对地方,那不就是耗子舔那啥,找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