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暑热难消,越到夏时,越是燥热,今年的夏,除了六月武举那天,北地竟再没下过一场雨。
神宗带了宗室众人迁往瀛台避暑,有头有脸的后妃和宗室子弟全都去了,朱挽宁也不例外。
只是苦了几位白发苍苍的内阁大臣,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往返瀛台和宫外——不去不行,北方一滴不下,南方泛滥成灾,各地父母官求救的折子雪花一样送往京城。
直到八月份,天气终于阴凉,钦天监也说不会再升温,神宗才带着众人回来。
苏晴柔来找朱挽宁的时候,后者正忙着准备给鹿工接风。南方暴雨连绵,很多地势低洼的地方都淹了,水位上涨,不仅漕运风险加大,商船也接连停发,加上这小子坚持要带上自己的机器,磕磕绊绊走了一个月,才说差不多明日就要到了。
朱挽宁本来还打算早来早干活,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七万寿节,总能赶一个送给父皇大人,当做今年的礼物。
眼下人晚了快一个月,朱挽宁早就死心了,她都怕周泠鹤以为她要反悔,特意吩咐信件传给无逸殿之前先送到神机营给小周统领看一遍。
七夕时,寿宁非拉着她上街,本想着夜里凉快,她懒得出门躲夏躲得挺久,趁机去看看拾食记和宋家庄子也好,谁知道路上偶遇一位俊秀公子,听寿宁惊喜喊道:“向知事”,得,朱挽宁明白了,自己成电灯泡了。
荷花宴上也不知道这向知事做了什么,算是入了寿宁的眼,挤掉兵马司那位杨参将成功在寿宁公主心中挂上号。
宋培风自别院之后,没几天便启程,与他前后脚跟朱挽宁告别的徐珩却晚了整整半个月才出发,朱挽宁配合着去向神宗陈情,神宗应了,又在考虑新的大汉将军人选,朱挽宁连忙推辞说自己近日老实待在宫中,不需要人护卫,父皇大可不必如此操心,神宗这才作罢。
只不过天气凉快之后,朱小妞心知自己又要往宫外跑了,只能老老实实把维月维心丸澜并徐珩留下的几个亲卫一一带上,每次出宫跟恶霸巡街似的,弄得她次次烦得不行。
好在拾食记的竹筒茶上新之后,在京城内外掀起一阵新的流行热潮。吴掌柜无师自通地在奶茶里加适量冰水,在暑热难耐时好好卖了一波。
这时人们煮茶时还没有掌握冷萃的方法,煮茶温度过低,茶叶煮不开,涩味太大,又要加各种果仁果酱进去,茶味被掩盖得尝不出来,士人小范围流行的清水煮茶,还没有普及到大众百姓中去。而新饮品对寻常百姓来说也是可以消费得起的,再加上味甜又消暑,很是让茶楼大赚一笔。
吴有才不仅在竹筒里卖奶茶、果露,还卖销量不高的金贵茶,如六安茶、凤团茶,煮一锅茶汤分装,看似小小一杯就能喝到平时喝不到的茶叶,实则合起来算,一次卖出去的价钱,刨除竹筒的成本,比原来还要高。
随着大街上捧着刻有“拾食记”竹筒的人越来越多,拾食记的生意也越发火爆,吴有才紧接着便推出了新的话本子,放言全京城独一无二,吸引众多茶客前来听书。
只听说书人响木一拍,喝了一口茶,摆开了架势:“今日,给众位客官说个稀奇故事。话说昔日宋熙宁五年时,岭南之地有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垂髫小童。小童名唤金宝,父母爱护,常对宝哥儿叮嘱:千万不要去山上玩。”
“宝哥儿犹疑,问爹爹娘亲为何,父亲耐不住爱子央求,便说山上有吃人凶兽,怕宝哥儿被大猫叼了去。宝哥儿去问娘亲,母亲垂泪道,这山上有妖怪,会吃人。”
“父亲说是大猫,母亲说是妖怪,宝哥儿越发好奇了。随着宝哥儿一天天长大,他想要去山上的心思越来越重。直到有一日,父亲要去临近的寨子里采买,母亲借着日光缝补衣物,宝哥儿终于按奈不住,悄悄溜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