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热闹的三一学院(1 / 2)

康普顿的建议奏不奏效,这个问题很难讲。

胡佛从1921年就开始担任美国的商务部长,他的这个官职,是前任总统哈丁在开启他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总统任期的时候任命的。

到了1923年,这位美国历史上最耻辱最差劲的总统在外出巡回演讲途中因病去世,副总统柯立芝临危受命,深夜在佛蒙特州的一个小农舍里宣誓就职。

柯立芝大概算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位总统,他的施政举措,套用中囯古代的一个说法,就是无为而治。

他保留了前任哈丁政府中的绝大多数官员的任用,虽然在个人感情上来说,他对其中的一些人并不喜欢,就比如胡佛。

因为后者爱出风头,所以柯立芝给胡佛取了一个有些阴阳怪气的外号,叫他“神奇小子”。

虽然不喜欢胡佛,但是在他拒绝参加下一届的总统竞选,共和党推出来的总统候选人是胡佛时,柯立芝对这个决定也是欣然接受,没有任何怨言。

也有人说,柯立芝提前预见到了繁荣背后的美国经济即将崩盘,所以才说什么都不会参加下一届总统选举,也不拒绝共和党提名胡佛成为总统候选人,算是狠狠坑了这个他不喜欢的商务部长一回。

或许和柯立芝之间存在矛盾的胡佛,可以用他在共和党内和美国国内的影响力,促使国会废除那些不公正的移民法案,把邀请陈慕武到美国来任教,当成一种功绩,为了日后他的总统竞选来增添筹码。

可能康普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儿南辕北辙。

胡佛去过中囯不假,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会讲汉语的总统。

甚至他在中囯时期工作的地方,都和陈慕武在国内上的大学在同一个城市。

可惜他在中囯办的事情实在不光彩,趁着闹义和团反攻倒算的时候,利用大清官员胆小怕事的心理,和洋人内鬼里应外合,把开伻矿务局这个洋务运动时期的遗产,大清国的国有资产,连哄带骗以极低的价格出卖给了英国人。

作为买主英国公司的代表和经办人,胡佛也在这笔交易当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作为康普顿设想当中的完美人选,如果真由胡佛出面来邀请陈慕武访美,那么被邀请的小陈多半会对他释放的假善意嗤之以鼻。

讨厌归讨厌,但如果胡佛真能废除那些不合理的歧视性移民法案的话,那陈慕武并不介意去美国走一遭,为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竞选造造声势。

他也早就想像柯南·道尔那样,到那片广袤而无知的大陆上去狠狠地赚上一笔了。

迈克尔孙和康普顿一样,他也不知道这背后的恩恩怨怨,只觉得这位物理系教授提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

不管胡佛会不会听从他们这些教育学术界的人的意见,不管他提出来的废除法案这个议案会不会被议会通过,但说到底,他们也算是尝试过了,已经向剑桥的陈博士释放出了善意。

说不定未来陈博士想要换换地方的话,第一个就会考虑美利坚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呢?

迈克尔孙开始给不限于哈佛和加州大学这些美国名校的校长和知名教授们写信,希望大家能够联起手来,让美国政界能听到他们这些来自教育科研方面的人的呼声。

除了美国,欧洲大陆也是风起云涌。

但是大家的视线不光关注陈慕武,同样还关注到了卢瑟福。

从1919年到1926年,入主卡文迪许实验室七年的时间,卢瑟福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欧洲大陆上有不少人都是他的学生,其中最知名而且学术地位最高的,应该是基尔大学的盖革。

但是盖革觉得基尔大学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配不上自己的老师。

所以他给柏林的普朗克写信,希望能推荐卢瑟福到柏林洪堡大学。

刚好普朗克今年还要退休,他那个物理系主任的位置,与其留给没有什么成绩的毛头新人泡利,还不如留给德高望重的卢瑟福更合适。

不过盖革在信中倒没把话说的那么直白,他选了一种自以为很隐晦的表述方式。

可对着千年的狐狸,何必讲《聊斋》?

普朗克完全看穿了盖革的言外之意,他觉得盖革教授这个想法,有些想当然。

且不说,柏林洪堡大学不可能聘请一位连德语都不会说的人来当物理系主任。

就算真给卢瑟福下了聘书,他也一定不会来。

他有那么大的名气,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又有诺贝尔奖傍身,呃,虽然是化学奖。

这个资历到英语国家大学里面简直就是横着走,别说是混个教职,当个系主任,就算是卢瑟福想要当校长,也会有大把的学校能把这个位置拱手相让。

虽然对卢瑟福不太感冒,但和哥廷根一样,柏林洪堡大学的普朗克这里,也很想把陈慕武给挖过来。

要说这世界上,最先得知远东出了一位物理学天才这个消息的学校,那洪堡大学绝对是第一位,比剑桥大学早,比康奈尔大学要早的多。

只是当时的普朗克犹豫就会败北,一个拿不定主意,便被那个为爱因斯坦办事尽心竭力的爱丁顿给捷足先登。

后来陈慕武在物理学上做出来了那么多成果,虽然有许多都是发表在他主编的《物理学年鉴》上,可毕竟通讯地址写的不是德国,这让普朗克很心痛。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能再错过。

之前因为学术问题而频繁通信通电,他和陈慕武之间已经培养出了不错的关系。

可是上了年纪的普朗克,为人处事变得谨小慎微,他怕他们之间的这层关系,不足以请动陈慕武,于是又去找到了爱因斯坦,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给陈博士联名写一封邀请信。

目前对陈慕武的观感是又爱又恨的爱因斯坦,还是欣然同意了普朗克的请求。

他的想法只有一点,那就是希望这个越来越“离经叛道”的陈博士能来到自己身边。

爱因斯坦相信,靠着日复一日的说服教育,不久之后他就能让陈慕武放弃幻想重回正轨,从而平息两者之间越来越大的学术争论。

外面的世界搞出来这么大动静,剑桥大学里也不太平。

自认为终于抓住了陈慕武的把柄,想要把他赶出学校的贝尔福,没想到自己的计策会捅出来这么大的篓子。

于是在接下来几天时间的剑桥大学评议会上,有关他的这份提案,被与会众人绝口不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