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结局(1 / 2)

成化皇帝朱见深登上大明皇位以来,他的执政风格便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

朱见深采取了一种更为宽松、温和的治理策略,极大地缓和了皇宫与内阁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初步稳定了上一朝所遗留下来的种种不安定因素。

与父亲的严苛政策相比,成化皇帝的这一转变,不仅使朝廷气氛变得宽松,更使得整个大明社会都沐浴在了一种新的气象之中。

他的这一决策,不仅缓和了朝廷内部的关系,也为大明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大明的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

内燃机的作用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无论是大明工局体系还是地方上的民间商行,都在加大对此的投入与研发。而留声机的问世,更是震惊了整个大明社会,人们开始对这种能够复制声音的神奇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电磁学领域的技术突破,也为大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技术的推动下,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设想逐渐变为现实,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便捷。

然而,社会总是充满了矛盾与问题。

随着涌入大明内地的佣工数量不断增加,近百年的积累,社会上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成化皇帝对此并没有视而不见,他下了旨意,提出了文化认同的思路,将原本只给与国外精英群体的优待,扩大到了大部分佣工身上。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缓和了社会上的矛盾,更使得许多佣工子弟有了归属感,他们开始以大明为荣,为大明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明工局体系虽然规模庞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工厂因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而逐渐落后,导致了不少的失业群体出现。成化皇帝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决定分离工民联合部,成立专门的排工司,以保障失业人口的再就业。

同时,他还设立了日常口粮补给制度,为失业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此外,成化皇帝还健全了养老院制度、孤儿院制度、残障人士就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使得大明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他放开了言论限制,允许更多的声音出现,但同时也加强了对大明律的修订,以保护大明朝廷的稳定和社会百姓的和谐。

在社会贤达制度方面,成化皇帝继承并发展了朱高炽时期的做法。

他正式推行社会贤达制度,以城市市坊与乡间大片井为基础,加上学术界、工商界各界的推举,制定了各项条律和规章,规范并补充了朝廷在地方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城市与乡村都开始了新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下双层同治的模式。

成化皇帝本人在艺术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天赋和兴趣。

他喜欢绘画,亲自创作了许多画作,如《多维新式画法风景图》、《一团和气图》、《岁朝佳兆图》、《无量寿佛图》、《文宗皇帝坐视图》以及《燕子图》等。

其中,《燕子图》本身是大明最畅销的图画,已经有了无数种画法,畅销了数十年,成为了许多百姓家里供奉的画图。

天灾方面,居庸关大地震时,各界人士踊跃捐款,这种风气逐渐成为了大明社会的一种传统。而在宗教方面,天竺伏羲庙和绝岛妈祖庙的落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状况。

学术界方面,王守仁总结了新学各分支,推出了自己的心学,并在双层同治的基础上,摸索出更新的乡约模式,开始在南方流传。这一学术思想的传播,为大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天文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彗星的出现,这一天文现象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在军事方面,天竺南地区和伏尔加河发生的叛乱,都被明军成功平叛,展现了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

此外,成化皇帝还在新大陆成立了第一个都司,开始了大明在新大陆土地上正式的直接治理。

第一座城池的诞生,标志着这片区域的大明人口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对新大陆的管理和开发,起到以点带面作用,为日后大明在新大陆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方面,成化皇帝采取了一种相对宽松和放权的治理方式。

成化朝中后期,他长期不见大臣,处决政事均由内阁商讨。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但却使得朝廷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同时,成化皇帝还生育了十四个儿子和六个女儿,这些皇室成员的成长和繁衍,不仅加强了文宗皇帝血脉的传承,也彻底打消了太祖与太宗皇帝各支脉的野望。

在对外关系方面,大明在天下的宗藩体系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极远的西方,一些王国并不接受大明的宗藩体系。

那里的社会状况落后且愚昧,街道充满了臭味,城堡里遍地屎尿,与大明的发展水平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对于知识采取了极度的打压,宗教权利至高无上,与大明宗藩天下水火不容。

面对这种情况,大明并没有加强与西方的联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天竺地区和新大陆的开发上。这种策略的选择,既体现了大明对外政策的务实性,也反映了当时大明对于自身发展的深刻认识。

随后,成化皇帝还加强了海军的建设。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大明的海军实力,为当时的海外贸易与民间交流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历经百年沧桑,内地人口如同春雨后的竹笋,蹭蹭往上涨,终于突破了五万万的大关。

这繁荣的背后,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化肥的使用、农业机器的普及,还有高产作物的引进,这些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当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增长速度,人均资源的再次下降,就如同一道阴影,悄然落在了这片繁荣的土地上。

学者们开始不安,他们担心,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大明王朝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一切,都被成化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位皇帝不懂深色,布局多年,终于把内阁的作用发挥了出来。

于是,成化皇帝下定决心,要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清册卫所田亩与人口,然后加大卫所子弟的对外迁移。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决定。

毕竟,大片井制度下,生活优越的军户子弟们,谁愿意离开熟悉的土地呢,而军户却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群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