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 / 2)

官员内心感叹。

商人也能有今日的风光。

张薄连忙推笑道:“不过是随口之言罢了。”

他最早在大明工局做事,后来创办合记,对社会有非常清楚的认知,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如今的工业社会,商人的地位是不同的。

但是呢,商人还是商,并不会成为特等群体的存在,唯独人才津贴的学者们,至少在太子殿下活着的时候,必定地位最高的群体。

最后。

众人来到灵隐寺,当地著名的寺庙。

走进寺庙,便能感受到那份庄重和宁静。

大雄宝殿内,一尊尊佛像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寺庙中的钟声悠扬,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洗涤人们的心灵。

烧香礼佛。

知府亲自出面,接待了众人。

张薄亲口承诺,将会在杭州打造生产体系,总投资规模不下于一千万元,全面推动杭州的小工厂发展,促进杭州的生产力。

知府则回到。

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张薄的嗅觉非常的灵敏,第一个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的动作,又让别的商行跟上,不久后,合众商行也来到了杭州,同样要投资当地的产业。

一笔又一笔的资金,汇聚到了浙江。

资本的堆积,带来了巨大的效率。

这就是资本的威力。

比起民间资本的活跃性,大明工局最后才发现不对,大明工局在全国的体系,遭受到了冲击。

最先受影响的是北方地区。

市场逐年繁荣的环境下,北方竟然有不少的工厂没有订单了,包括大明工局体系下,非核心产业外的民生工厂,出现了亏损状态。

很快。

大明工局的大掌柜高珍,亲自要求调研司搞清楚原因。

不久后。

文华殿。

高珍诉苦。

大明工局的负担太大了,要输血的地区太多,特别是在边疆和新开拓的地区,例如撒马尔罕地区,大明工局大量的资金撒下去,收益却不知道何年才能达成平衡。

不求利益,至少不在亏本吧。

而国内的民间商行发展一日超过一日,比较起大明工局,属于轻装上阵。

“我们大明工局太弱势了。”

高珍把原来粮票银行的“名言”拿出来说。

朱高炽笑着摇了摇头。

一切的迷茫来自于未知,可要是清楚甚至提前有所预料,那么如何会有迷茫呢。

浙江发生的事情,自己虽然并没有第一时间收到,可发生的是事情,并没有超过自己的理解,不过是正常的现象罢了。

“你们大明工局的确有很多“束缚”,可你们的优势同样是巨大的,不论是粮票银行的支持,和朝廷的扶持等等,多少民间商行羡慕来不及呢。”

“真让你们和民间商行换个位置,恐怕你们也不会愿意。”

朱高炽笑道。

高珍没有反驳,在太子殿下面前,还是不要耍心机的好,否则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可是资本的密集,加快了地区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恐有大祸发生。”高珍诚恳的说道。

朱高炽点点头。

高珍是大明工局的第三任大掌柜,这点眼力见都没有,那就是所托非人。

“资本的流通性,注定了追求利益的地方,而资本的集中,的确会成倍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无法否决的优点。”

后世美国近代在铁道方面的成就,第一条就是资本集中的优越性。

(删除)

明朝历史上,受到与历史的局限性,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南北双方互补的体系,在明朝中后期破产。

也就是为什么明朝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但未能促进大明的国力,反而导致了大明地方的经济破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删除)

以人为本。

就是最大的公平。

朱高炽拍板道。

此时。

大明皇帝已经定下了归期,永乐四年冬天前,朱棣大概能回到京城。

“大明工局当下的主要精力,除了原本的事务外,如何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补充边地的人口,仍然是首要任务,至于浙江行省,先看一看,等一等。”

“尊殿下令旨。”

高珍等人弯腰退下。

开年后。

开封府新郑的一些工厂,突然没有了订单。

东家们急的满身是汗,亲自去拜访原来的商业伙伴们,求爷爷告奶奶的,希望能获得订单,甚至答应降价,最终也只能获得往年三分之一的订单。

低价的订单,东家们无利可图。

而工民联合部的用人制度又属于红线,谁犯必会被究,春末,已经有工厂关门歇业。

新郑地区。

染上了一层灰雾。

还留在工厂干活的工人们,脸上没有了笑容,虽然他们的工作还在,可隔壁工厂的关门,让他们突然之间感受到了威胁。

原先安宁的生活,仿佛要失去了。

不少人内心恐慌起来。

没有了工作,他们靠什么吃饭啊。

大多数人没有了田地。

有些人的老家还有田,可以投奔亲戚,可这样无疑属于寄人篱下。

夜摊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工人们不敢花钱了,主动减少了来喝酒的次数。

大明工局的办事处在当地成立。

不光是新郑地区,别的地区也在成立,甚至给了承诺,可以转成军籍,获得一千亩的土地。

当农民好啊。

哪怕穷点,也不会饿死不是么。

工人失业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不过呢。

国内的大片井制度坚定的执行,除了军户外,原本的民户想要留住自己的田地都难,因为几亩地十几亩地的收益太低了,只能填饱肚子。

“真的可以转成军籍?”

“一千亩地?可是俺听说隔壁县的军户,每户才百来亩呢,北平那边的军户也才两百亩。”

报纸的兴起,工人们见多识广。

“真的可以转成军籍,我们这大明工局的招牌,谁敢说谎骗人?一千亩地也是真的,而且还是永久的产权,谁也拿不走。”

军户片井制度的要求可多了,并不是把田分下去就完了。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们努力介绍。

“撒马尔罕?”

“没听过这个名字啊。”打听的工人们皱起了眉头。

“留在当地有什么好?”

“当初太祖皇帝从南方移民到北方,不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结果呢?最先移民的百姓们,家家都分到了田,日子不也好过了起来?”

“你们移民去了撒马尔罕,要不了多少年,不也是和当地一样。”

“一千亩地啊。”

工作人员们费劲力气的诱惑道。

在工厂关门歇业的危机下,不少羡慕军户生活稳定的百姓们,最终答应了离开家乡的办法。

一千亩地。

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期盼。(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