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应天府之乱(2 / 2)

至于外部。

自己多年打压的倭国内战,已经到了压制不住的地步,大内义弘虽然在大明的扶持下,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室町幕府毕竟是政治军事中心。

而足利义满更是室町幕府将军里,最有能力的一位。

在他的治理下,室町时代,倭国的实力得到了恢复,经济和军事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被后世日本学者称为室町幕府最有才能的将军。

以前的大内义弘,只属于普通的叛乱中,最大的一支。

可并不是颠覆全国的反叛实力,昙花一现的存在,大明也不可能全力支持大内义弘。

现在的倭国,足利义满自认为实力已经足够打败大内义弘,哪怕大内义弘身后有大明的支持,既然如此,大明要护住大内义弘,就要派去更多的军队。

可帖木儿帝国呢。

最大的威胁是西北方向。

为了倭国的胜利,大明只能抽调高丽的力量,以及为数不多的可以调动的军队。

偏偏这个时候,朱元璋身体又不好了。

为了防备国内的不稳,又需要保障国内军队的存在。

内部的麻烦,思想上的冲击,外部的矛盾。

一下子凑到了一起。

“果然是堵不如疏。”

朱高炽感叹。

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他延缓高丽的矛盾,延缓倭国的矛盾,总之时间拖得越久越有利的情况下,采取了维稳的方式。

结果麻烦凑到了一起。

实际上也是大明的摊子铺的太大,面临的新挑战。

现在只是西北方向,高丽和倭国。

还有塞北方向,东南亚方向,西部地区.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以后随着大明的疆域越来越大,出现的麻烦,可能就不是一件一件的,更可能同一时期,各地出现几样的问题,需要一起处理。

“难怪法国在殖民地争夺不过英国。”

朱高炽忍不住感叹。

西方不是一个国家。

法国和英国的殖民体系是不一样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的小国。

靠着地理环境兴起了海贸,也属于强盗式的掠夺,不仅压迫当地的土著和非洲的黑奴,连本国的移民也被盘剥,属于最不可取的方式。

英国的海外殖民体系,则延续其在欧洲充当搅屎棍的风格。

但是又借鉴了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做法,例如英国在印度,同样前期先伏低做小,获得当地统治阶级的信任,再拉拢分化各部,兴风作浪,趁势做大等等。

法国又不同。

法国是陆权国家,并且文明程度要超过英国,英国把美国骂为乡巴佬,法国则把英国骂为乡巴佬,所以法国的海外殖民,他们会将法国的文字语言,以及文化和体系搬过去。

不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效果,效率上也有不同。

从这方面来看,朱高炽的做法,和法国的方法有些类似。

乾清宫。

不少的太医轮班值守。

“皇爷爷。”

“你皇爷爷刚刚睡下,不要去叫醒他,让他好好歇息吧。”朱棣一脸疲劳的从里间出来,阻止了朱高炽。

见状。

朱高炽忍不住的往里间探去,什么也看不到。

“皇爷爷老当益壮,没想到病的这么快。”

前些日子,还与朱元璋有说有笑,仿佛还在昨日,朱高炽非常的担心,无论出于感情还是国事,都希望朱元璋能好起来。

“走吧。”

“去外面说。”

朱棣率先出去,朱高炽见状跟上。

出了乾清宫,在石阶的白玉柱前,朱棣深呼气吸一口气,让自己清醒过来。

“听说最近外面很乱?”

“大乱才有大治。”

朱高炽一脸的平静。

朱棣摇了摇头。

“多事之秋,还是少乱一些的为好。就以你皇爷爷病重的名义,让各地藩王入京吧。”

“是个好主意。”

朱高炽赞同道。

朱元璋生病之初没有瞒人,也瞒不过去,既然已经不是秘密,索性接机把各地的藩王们约束到京城,虽然藩王们被解除了兵权,可危险还是有的。

朱棣不也是被解除了兵权。

虽然不认为谁能成功造反自己,可是不让造反的事情发生,把危险灭于摇篮,岂不更为好。

“只怕你的那些叔叔表兄弟们要骂娘了。”

朱棣笑道。

先是解除了兵权,再约束到京城,怎么看对宗族也是薄情寡义。

“他们倒是小患。”

朱高炽说道:“帖木儿的事情未决,我大明的方方面面都受控于此,如果早点弄清楚帖木儿之事,无论是战是和,也比现在什么也不做的好。”

“此事急不得。”

去过西北打仗,在那里呆了近两年的朱棣,十分清楚帖木儿的疆域有多么的庞大。

大明如果与帖木儿开战,那就不是五六年的事情。

整个大明的国力,都会用在中亚西亚,一切力量都要以彻底打败帖木儿,并安稳主中亚西亚为主,至于东南亚,只能力求保住现状。

而东边高丽和海外的倭国,大明更不可能一东一西,数万里之遥的两线开战,只能尽量的安抚住他们,不让他们闹事。

无论是高丽统一,又或者倭国统一,大明也只能旁观,无法插手,那么现在大明在两国的政策也就破产了。

日后卷土重来,再也没有当下的好时机。

“按道理应该也快了。”

“希望西部安宁。”

朱高炽选择南下。

二十年的南下与海外,当本土开始有了回血,那时候才是图谋中亚和西亚的时期,符合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的国策。

否则大明的国力耗费在中亚西亚,却得不到稳定的回报,为南下之路布满了障碍,非常的不划算。

帖木儿当下的实力太强大了。

历史上他的东征计划,靠着以战养战获得的大胜之势,凑出了至少五十余万的马步大军,骑兵数量高于步兵,哪怕是朱高炽也得慎重对待。

谁让朱棣不听劝,打下了东察合台呢。

打仗的过程中,朱棣从来不听自己的劝告,西北如此,西南也是如此。

当然了。

打了胜仗,带来的自然也有好处。

原计划的安南宣慰司,变成了交趾行省,原计划止步于亦力把里中东部地区,如今不光拿下,还收复并建立东察合台都司。

好处肯定是有的。

因为获得的好处也不少,所以朱高炽也不怎么抱怨朱棣,但是朱棣每次都不按照计划行事,让朱高炽很头疼。

使用朱棣的好处同样不少。

指挥军队作战的元帅角度,朱棣无疑让人放心,并且不用担心朱棣尾大不掉,成为国家的忧患,就是最大的好处,于国于己有大利。

可是正因为如此,朱棣太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了。

难道儿子还能约束老子不成。

这就是任何事物都有的两面性,朱高炽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朱棣也不太想西征。

正是因为拿下了东察合台汗国,他才非常清楚,帖木儿帝国的疆域,实在是大的不可思议。

虽然不如大明大。

可光走一遍都要多久,何况打仗。

东察合台汗国数百年的战乱,穷的一锅粥,也是帖木儿出生西察合台汗国,却不图谋东察合台汗国,而是一路西征的原因。

大明拿下了东察合台汗国,获得的物资,还不够大军塞牙缝,反倒是大明付出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乃至财力。

而帖木儿已经屠戮了一路。

大明就是选择和帖木儿一样的以战养战方式,也没有物资可图,更何况大明绝对不会放纵军纪的,带来的危害远大于一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