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朝廷就是牢笼(1 / 2)

京城

京城歌剧院。

台上的歌唱家们,演唱一曲赞美大明,这首新曲是周王世子所编,周王世子向朱高炽求情,得到允许后,离开了开封,来到了京城,成为了京城歌剧院的戏曲家。

十二平均律的原理,诞生了许多的新乐器。

加上钟琴等大型乐器的复兴,以及在缩小的制作化过程中,有了铜琴、金属笛、风琴等各色的乐器,配合古筝等,是周世子最拿手的本事。

宏伟的伴奏声中。

穿着中制装的中年男人,在舞台的中央,身后是二十名合唱团的演唱者。

“大明天国旗帜迎风飘扬。”

“啊~啊~”

“天下最伟大的文明,多么的光辉。”

“让天下百姓向往。”

“啊~啊~”

红蓝相间的灯罩,衬托着舞台的光亮,吊顶上巨大的红灯笼,满是喜气洋洋之色,暖色系的色调,让人们觉得温馨和激动。

朱高炽同样穿着简朴又整洁的中制装,戴着白色的手套。

顾成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皇太孙殿下,只觉得皇太孙殿下很接地气,却没有想到朱高炽的穿着是有用意的。

皇室的裁缝。

根据工人阶级的诞生,乃至数量的庞大,许多车间对手套的需求旺盛,让手套成为了传遍大江南北的织造商品,最终白色售卖的最多。

皇太孙手上套着着白手套,和工人们是一样的,代表了工人阶级。

同时。

皇太孙殿下的中制装是黑色,脚上穿着的是黑皮鞋,这样的装扮,是社会新精英群体的最爱。

“不错吧?”

周世子坐在朱高炽的右边。

“很好。”

朱高炽笑道。

周王父子这样的人,皇族出现的越多越好。

周世子得意的收回视线,他对权利兴趣不大,更不想参和乱七八糟的事情,表现的越自然,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让他一辈子呆在歌剧院都行。

顾成人老成精,陌生的场所,多看少言,如果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只是位拘谨的老人而已。

“胜利之声响亮大明。”

“赞颂大明。”

“啊~啊~”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啊~啊~”

“削平高山,填足洼地,大明人最勤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想的社会让人骄傲。”

“哗啦啦。”

京营受邀的上千名军官,还有京城的官吏,贤达,学者,博士教谕等,数千人鼓起了掌声,为台上精美的演出喝彩,响动了大剧院。

在大剧院观看了歌舞表演,文华殿东华门的广场上,举行了露天的宴会。

朱高炽领着顾成,接见了一批又一批人。

这些都是贵州没有的事情。

贵州才十几万的在籍人口,种地的人都不够,哪里有如此多的非农人口。

“顾成老将军年轻的时候,成长在破碎的山河之中,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建功立业,却又把宝贵的年华贡献给了贵州。”

朱高炽笑着说道:“本来应该让顾成老将军颐养天年,可是新一代的接力者,还需要像顾成老将军这样的老一代扶持,只能辛苦顾成老将军了。”

顾成感动至极。

又为皇太孙殿下对自己的看重,又为大明的兴盛,百姓们安宁而欣慰。

“老臣必当全力以赴,为大明在各宣慰司的教化出力,让各宣慰司尽快的归心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体,永不分割出去。”

“好。”

朱高炽拿起酒杯,主动敬酒。

交趾有朱能,他还不能离开交趾,占城的国王虽然来到了京城,可占城并不稳定,很容易激化当地的矛盾,需要朱能留在当地。

历史上。

靖难将领们独自带领大军北征,结果全军覆没,死了不少人,他们这些带军的将领也牺牲了很多,引发了朱棣的心痛和震怒。

导致了朱棣的亲征,成为了常例,因为朱棣不放心下面的将领们,害怕重蹈覆辙,为了北征的需求,只能调走在交趾的张辅,给了交趾复叛的机会。

如今虽然已不同,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老挝宣慰司作为重要的地区,必须有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张辅去了西北,数来数去,顾成最合适。

第二日。

朱高炽下旨,调顾成为老挝宣慰司总兵官。

如果说贵州至少还有十几万在籍人口的话,老挝宣慰司可是一个也没有,只有土司和土民,现在的自然环境,比贵州都还要恶劣。

犹如奴儿干。

在后世是北大仓,可那是国家上下一心,花费了绝大的力气,才建造而成的,之前可是北大荒。

东南亚有后世的环境,同样是现代化社会,稳定的国家,通过生产打造的,而不是自古就有的,想到让老挝宣慰司变成大明的粮仓,需要的就是推动生产,而不是屠戮。

历史上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在新大陆也是如此,无论过程中采取的什么手段,皆是为了生产。

新大陆的强盛,靠的是生产和发展。

“张辅在西北,我很放心。”

“杨忠什么时候能返回大明,估计至少要半年的时间,不能因为担心帖木儿,却耽误了东南亚的发展,相反,我们要加大在东南亚的发展脚步。”

军事是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军事上有了放心的人,朱高炽让内阁与六部,商议迁移老挝的人口计划。

“臣认为应当铁道优先。”

解缙再一次提议。

贵州修建铁道非常的困难,云南有些地区容易,有些地区困难,广西和交趾的交界处,处于山脉地带,同样也很困难。

朱高炽点了点头。

贵州的人口都少,却要移民老挝。

而铁道修建更为困难。

可是明朝在山脉中修建了一万两千七百多里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后期又修建辽长城,可见老百姓的生产力有多强。

以前的明朝都能修建起来,现在工业化后的社会,反而不能修建了?

解缙很早去了北平,属于铁道的支持者。

无论做什么事,开口第一件事就是铁道,认为铁道带来的利处,直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哪怕是经济的发展,也能在修建铁道的过程中,得到长足的促进。

修建铁道需要用矿,冶铁,炼焦,制造,蒸汽机,三合土,钢筋,砖窑.

可谓是一行起百业兴。

更不提为军事和国家带来的好处。

如果要划分的话,解缙应该属于铁道派,朱高炽忍不住想到。

既然解缙态度坚持。

在他的推动下,各组织和中华重工各部,乃至铁道工程部,工程部召开了联合大会,参与的还有中华重工财务部,以及粮票银行。

报告最终送到了朱高炽的头上。

“目前在东北有五十万的阉工,其中三十万用来投入到奴儿干的开发中,铺设道路,开垦森林,抽水沼泽等等,短短十年间,辽东有今日的近千万田亩,全靠阉工之力。”

“西北在修建铁道,中部地区也在修建铁道,还有内行省各府之间修建的铁道,加上广西和交趾,以及解阁员提出的贵州至云南,云南至老挝宣慰司。”

所有的大佬们,都乖乖的听着粮票银行陈恒的话。

这位主很低调。

正如皇太孙所言,最厉害一批人,永远是最低调的,中华重工以及体系,大佬们有很多,可唯独两个人,从来没有人敢惹。

一个是粮票银行的陈恒,一个是负责社会资源分配经济体系的蔡文。

他们二人可能不是最有才的,但是以前的才能,加上十余年的从业经历,可谓是行业的话事人,没有人能超过他们的经验。

至少这个时代,他们二人的话,朱高炽都得听取。

陈亨说话喜欢大喘气,蔡文则是急性子,不等陈亨慢慢说,直接打断插言道:“以人为本的经济体系,已经扩张到了极限,生产力跟不上。”

蔡文直言道:“修建贵州和云南,到老挝宣慰司的铁道工程,工程量大,难度更大,需要至少数十万的工人,中华重工养不起,大明也养不起。”

工人和农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下,工民联合部保障了工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待遇,属于社会的中坚层。

而大片井制度,则保障了农民的地位,同样属于社会的中坚层。

简而言之。

工人和农民,不是大明的被剥削者,不只是生产者,同样是消费者,市场需求的重要一环,他们的购买创造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高层。

成为了椭圆形的社会体系。

“用非工人之外的劳动力。”蔡文最后说道。

朱高炽摸了摸下巴,不就是要用奴隶工么。

和美国修建铁道,虽然和中华重工修建铁道的模式不同,但在用华工上,倒也有类似的部分,同样是补充生产力的一环。

简而言之,光生产,不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因为当下大明发展的社会红利,还照顾不到即将新扩大的大量的劳动力。

天下的道理,果然没有区别,换汤不换药而已。

铁道吃人。

看来是避免不了的。

只不过是吃自己人,还是吃外人呢。

朱高炽看向了徐宁。

“阉工的寿命降低了不少,大多活不过四十岁,虽然在伙食一项上给予了保障,并且建立了医疗资源,可也只能如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