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上前介绍了一番,并且笑着夸赞了工人们的建造速度,然后才报幕。
高台的一角,乐器师傅们早已就坐。
一排一排的乐器师傅们,手里拿着各色各样的乐器。
首先是二胡的伴奏声响起,然后是三排瓷铜的编钟乐器。
一个人背着背带,木托抵在肚子上,两手拿着细锥,敲击着编钟,最后加入的是笛子的声音。
合起来的奏乐气势磅礴,一下子震撼了周边,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此时。
一男一女从幕后走出。
男的穿着男工字装,女的穿着女工作服。
“哗啦啦。”
老工人们很快鼓起了掌。
“这就是七妹。”
听到周围人的兴奋,朱元璋面色平静,没有前番的动怒。
“好吵。”
“乱七八糟的。”
几名年轻子弟批判道。
李道信忍不住回过头,打量了那几人一眼。
“咱们工人有力量。”
男低音响起。
男歌唱家精神抖擞。
随着他的声音,一排工人从幕后走了出来,戴着工帽,穿着工服,和台下多数人一模一样。
“嘿!”
“咱们工人有力量。”
他们齐声唱道。
“每天每日工作忙!”
“嘿。”
这时候,七妹跟着唱了起来,带领着合唱团的演员们,她的声音高亢而鼓舞人心。
“盖成了高楼大房。”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的大明变呀么变了样。”
……
景清从来没有听过新曲,一时间愣住了,心里头有股别样的冲击。
仿佛一股洪流正冲击着他。
朱元璋早已全神贯注。
他甚至没有理会那些年轻子弟的嘲讽声。
同样的愿景。
有的人不在意,甚至鄙视,但也有的人听之流泪。
同样的理想。
有的人为之抗争与奋斗,而有的人饿死在了她所谓的世外桃源,生前还不忘记鄙视两眼。
“哎嘿。”
人们唱道。
“开动了机器。”
“轰隆隆地响。”
“举起了铁锤。”
“响叮当。”
“造成了犁锄。”
“好生产。”
“造成了枪炮。”
“送前方。”
“哗啦啦。”
工人们忍不住的纷纷鼓掌,老百姓们也震撼无比,原来这是为他们唱的歌呀。
“哎嘿哎嘿,嘿呀。”
“咱们的脸上发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
工作人员上台笑着问道:“刚才的歌好不好听?”
“好听。”
“再来一遍。”
相比较新工人的腼腆,和老百姓的畏手畏脚,那些老工人群体们更活跃。
他们纷纷响应,脸上充满了自信。
一名穿着满是补丁衣裳的少年,好奇的看着那些格外不同的人们。
他们为何这么跳脱。
他们好像不知道烦恼。
因为风吹日晒,少年显得很老成,眼睛里露出羡慕,他想和那些人一样。
工作人员深情并茂的说道。
“新城区就是为我们自己建设的楼房。”
“在北平一片片的新城区,是工人们自己住了进去,住上了新楼房,改善了新生活。”
“北平模式的发展,就是为了提高老百姓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为了别的。”
“辛苦劳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工作人员逐渐和台下的观众们拉起了家常,产生了互动。
心情还没有平复的百姓们,津津有味的听着工作人员的言语。
虽然不知道真伪,可听起来是这么的美好。
“我一个人说假话,难道工地上的老工人都说假话不成。”
工作人员终于点燃了台下的热情。
景清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拳头。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北平模式。
北平模式不是造几把枪,更不是造几门炮。
北平模式是新时代的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
把民组织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这就是谁也打不败的力量。
那些所谓的反对声音,在这股力量面前,犹如螳螂一般的可笑。
景清忍不住看向圣人。
所以圣人才经常来工地,了解北平模式吗。
他相信以圣人的圣明,必然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