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您许久没去过文华殿了。”
“读书种子都说自己教不了朱高炽,咱去干什么。”
朱元璋又一次微服私访。
李道信跟在他的身边,小心翼翼的陪笑道。
“听说你在老家买了房子啊。”朱元璋突然问道。
李道信愣了愣。
不只是圣人的询问,也有敲打的意味,自己的事情,圣人都知道,李道信并没有担忧。
“等圣人哪天不要臣服侍了,臣就归乡养老。”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到四十岁的人,当着他的面说回乡养老,说不出的怪异,不过朱元璋明白李道信的苦衷。
一朝天子一朝臣。
特别是锦衣卫,朱元璋虽然已经很少用了,但是老四却比较看重,在锦衣卫提拔了他的亲信。
“回家是个不错的选择,机会要多留给下一代。”
朱元璋意有所指的说道。
他要给下一代人铺路,李道信以后同样会有他的下一代,已经在锦衣卫办事。
其实也是朱元璋对朱高炽的担忧。
朱元璋看来,朱高炽舍不得给下面人好处。
朱高炽所给的那些好处,朱元璋认为并不足够让下面的人死心塌地。
别看自己杀了不少人,可对于给那些人的承诺,朱元璋从来没有少过。
他们的后代不但继承了他们的好处,还得到了更多。
这些人都是皇族最忠心的支持者。
工地上经常来的乡绅又来了。
这名健谈的老者,许多人都有好感。
“掌柜。”
“好好好。”
几名工人中,一个认得老人的工人,主动打招呼。
朱元璋也不解释。
“看来不少人,竟然把圣人误认为是工地上的掌柜了。”李道信好笑道。
“又招人了。”
朱元璋自来熟,走到管事身边,用自己人的口吻说道。
“工程总部下来的通知,要求应天府工程铁道集团严格达成工期进度。”
管事一脸的烦闷,却没有嫌朱元璋碍事。
这小老头这么大年纪还能到处走动,有时候说话还挺有趣的,管事也把老头当做他的忘年交。
正是因为这些管事的态度,不少新来的工人真把朱元璋当做工地的掌柜,来工地巡视的。
“你们上面的头头挺多的。”
朱元璋帮着管事抱怨。
“又是铁道总部,又是应天府工程铁道集团,又是各个临时分部,又细分各支部。”
管事抱怨的话被朱元璋提前抱怨了。
他自己反倒没得抱怨。
于是他开始为自己集团说起了好话,“这有利于管理,其实也是明确责任,每一段由谁承担负责,谁都不敢怠慢。”
“原来如此。”朱元璋“恍然大悟”。
“果然术有专攻,你们这里头学问多得很。”朱元璋一脸的佩服。
管事露出了得意。
普通百姓可能不会让他感慨,可能震撼一名京城的乡绅,管事内心有些成就感。
“应天府和北方不同,太多河道,修铺设不少的铁道桥,比起在北方修建工程,难度大了很多,所以原来计划的工期就有些不够用,不光是我们这里。”
“你们不是有探勘部门吗,还有好些技术人员,难道事先没有完善计划。”
“技术人员又不是神,也会算错嘛,在应天府修建铁道,大家都是第一次。”
管事一边说一边走,指挥工地的工人们。
朱元璋也不嫌烦,管事去哪里他就跟去哪里,十足的跟屁虫一样。
工地不停的变化。
这段时间在这里,过段时间就搬了。
当管事和下面的班头商量的时候,朱元璋打量着新来的工人们。
这些明显是本地人口音的工人,在工地很局促,经常被班头批评,说他们哪里做错了。
工地上的建筑材料,还有络绎不绝的车辆。
“能把这么大的工地管理好,殊为不易。”朱元璋有些佩服。
管人是最难的。
而把人组织起来,并且把事情做好,那是难上加难。
“以老带新,虽然新工人犯错老工人也要受到牵连,但有奖励的,而且对于评级也有帮助,所以老工人愿意带新工人。”
管事站起来,听到朱元璋的称赞,笑着解释道。
管事向朱元璋介绍中华重工工人晋级制度。
朱元璋倒不稀奇。
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朝廷不也是这套用人制度么,不过看样子工地倒是学了去。
“新来的工人很瘦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区别。
本来是普通的事物,但是比起工地的老工人,新来的工人显得有些瘦弱。
“没关系。”
“来了咱们的工地,油水绝对管够,过三五个月就是孔武有力的大汉了。”
“那是,咱当年带兵……”
朱元璋差点说漏了嘴。
管事神秘的笑了笑。
他早就猜到这老头来历不凡,肯定是以前带过兵的将领,如今的勋贵。
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耐心,能结交上京城的勋贵,管事内心有些窃喜。
“在工地干活累不累啊。”
“扑哧扑哧。”
“刚开始吃油水足的饭,不能吃多了,容易坏了肚子。”
中午。
朱元璋端着碗,蹲在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