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下的希望(求订阅,求月票)(2 / 2)

陈嘉走向王允,两人眼神相遇,其余人见状纷纷告辞。

“你怎么看?”

“一则看圣人心意,二则看朝廷动静。”王允叹了口气,“总之不动兵是最好的结果。”

“不动兵?”

陈嘉愣了愣,随后耻笑了起来。

“你呢?”

王允反问。

陈嘉没有表明态度,低着头沉思。

……

山西太原铁道站。

随着军制的改革,火器的日异月新,军队的驻扎离开了城池,而是以铁道为根基。

控制了铁道,就是控制了一切。

在铁道站外的二十里处的兵站,也就是修建的兵营。

十个人一间宿舍。

三间宿舍一个队,其中一间宿舍住十一个人,队长也住在宿舍。

三名什长与队长开会。

年轻的赵宏脸色不好看,“今天是最后的归队时间,如果不能准时归营,我受到责罚不提,你们自己看着办。”

上面的安排和计划,赵宏并不知道。

但是年关的军队轮休,是经历司提前规划好的,总之在今天前,全军所有士兵结束完年假,理应全部归队。

结合今日收到的军令,赵宏心中已经明悟,小王爷要南下入京,恐怕是年前就已经计划好的。

“这小子一向遵守军纪,迟到了两天,恐怕有什么意外。”一名什长解释道。

赵宏没有反驳。

全队朝夕相处,对于每个同袍赵宏都是了解的。

“军令就是军令,超过了限期,我保不住他。”赵宏摇了摇头。

第二日。

那名未归队的士兵仍然没有归队。

在赵宏被全营通告批评的当天,他们的营离开了山西太原,乘坐火车前往了西域行省。

离开太原的时候。

赵宏心情低落,不知道今年的提拔会否受到影响。

根据他的功劳和资历,本来有望今年提拔一级的,心烦意乱的看着车厢外,又在担忧未归队的同袍。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耽误了他的归期。

太原的郊区。

这里的民房和田地渐少,多起来的是工厂。

有两间工厂开办在一起。

之所以吸引了赵宏的视线,是因为这两家工厂都是农机生产工厂。

一家叫做太原农具三厂,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属于中华重工名下的分工厂。

另外一家叫做万联农机制造厂。

看起来像是民间的商行办立的工厂。

赵宏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有商行敢和中华重工竞争,难道上面的不管吗?

对于中华重工,赵宏感情极深。

新开的工厂,从名字上的涵义,甚至赵宏觉得新工厂的招牌更加的贴切。

无论怎么看,隔壁的老工厂都显得有些落后。

厂房旧,烟囱小,机器轰鸣的声音都小许多,但是老厂的工人要多不少。

赵宏觉得最近不太顺。

眼不见心不烦,陈宏收回了视线,不在打量远处的新工厂。

经历司的安排,军备和物资大量的运去西域行省。

兰州大站。

因为铁道运输运载量的增加,以及铁道马车的运力问题,突然多出数万大军和物资的运站,一下子超过了当地铁道的运载力,不少的军队暂时留在当地的。

为了避免影响铁道站的运输,军士们远离铁道站驻扎。

临时营区。

每天都能听到铁道马车传来的动静,营房操练的士兵们,经常看见铁道上的四轮马车。

多数是载运货物的,少数是运载人的车厢。

士兵们对于铁道的运输习以为常,甚至当做理所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但这的确是划时代的意义。

以往一万大军的长途跋涉,后方各地合记至少要招募十万民夫维持供给线。

维持补给线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

如今主要有铁道系统消化承担。

从作战方式和运输方式,全面的大变革。

终于,“呜呜呜~”,营房操练的军士们,听到了蒸汽机火车发出的鸣声。

从北平支援来的蒸汽机火车,一下子提高了兰州到嘉峪关的运力,留在兰州的军队一日比一日少。

“西域行省要打仗了吗?”

周边的军户们好奇的讨论。

甘州前后左中右五卫,已经整改完毕,所有的军田都发了下去,承包给了军户。

田亩不足的,以两倍的土地补偿。

是放牧还是开荒,随着军户自己的心意。

这些军事地区最大的阻力是卫所中下级官员,但比起民间的事情要更加的简单些。

可事情的道理并不是如此看。

简单不代表没有隐患。

毕竟是武官,正要动的时候是武而不是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