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杀心(1 / 2)

第113章朱棣的杀心

世子府光正屋就有二十余间,其余廊坊阁楼不计。

世子府管事太监,遵照朱高炽的命令,在书房挂上了巨大的舆图,不但有全国的,还有各色省府,卫所舆图。

挂在半空中的一幅幅舆图下,是分类好的各色典籍往来公文等。

整个书房,没有多余的摆设。

朱棣曾经来看过,打量了屋内的布局,随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也是最大的态度。

不久后。

下令每次王宫藩臣议事时,朱高炽到承运殿观政。

朱高炽曾经高兴了几日,不过很快发现,真没多大的事情,反而比较枯燥。

都是遵前例的一些日常事务。

根据府里老人的说法,随着北平三司的地位提升,藩王府的权利消减,才导致如此。

北平前朝为直隶中书省。

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北平府,十月属山东行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三年四月建燕王府。

此时的燕王府,权力巨大。

不过已经是过眼云烟。

朱高炽在书房中,因为坚持锻炼,合理的食谱,身材从中胖降为微胖。

少年的身影,就显得有些单薄,与宽大的书房有些格格不入。

少年郎埋首案几。

案几上满是公文,墙壁上尽是舆图,书架上堆放的都是整编好后的公册。

这么严肃的气氛,给人一种人小鬼大的错觉。

但是没有人敢怠慢。

王府里资历再老的老人,面对大公子,都会摆出恭敬态的态度,没有人倚老卖老。

根据历史上,明年洪武二十六年的编计人口,全北平境内,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县,总人口在两百六十一万九千五百人。

这么巨大的人口增幅,除了长期的社会安宁外,还有朱元璋常年大量从人口密集的地区,迁回百姓的原因。

特别是迁移了不少大户。

即打破了地主阶级在南方的控制力,也加快恢复了北方的人口。

例如燕山三护卫,从指挥使到军户,祖籍大部分都是其余省份的籍贯。

朱高炽考虑的是人口,市场,经济,矿产资源分布等综合因素,思考当下发力的着力点。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还有少部分散落在华东地区北部。

朱高炽用笔在舆图上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

包含了华北地区中部,南部,北平西郊,中南地区北部的一小块,华东地区北部的一小块。

可以说这个圈内,垄断了全国七成的煤炭资源。

至于其余的地区,特别是南方,铁矿资源有,但没有什么丰富的煤炭资源,这是北方的优势。

那么。

也可以说,能成为改变靖难之役的力量。

如果自己能把这个圈内的煤矿资源整合起来,以商业的手段,控制到燕王府手中。

只这股力量就能毁天灭地。

但是怎么才能整合呢?

山西是晋王的地盘,山东的官府力量占据绝对地位。

北平倒是好说。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是以点带面,还是全面开花的好。

朱高炽忍不住学起朱棣摸起下巴来,不同的是,朱高炽用的大拇指和食指轻捏。

以点带面,先把密云,昌平,西山,房山,宛平,大兴,通州打牢根基。

然后逐步向外扩张,例如涿州,蓟州等这种战略要地。

也就是说,继续围绕北平。

这样有个缺点。

利润会减少。

做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两者的利益有天壤之别。

北平其实还是新市场,但是比较下来,可以当做是存量市场了,不可能达到蒸汽机面向市场第一阶段时,那种规模的大订单量。

“还是说建立分厂区呢。”

朱高炽放下手里的册子,离开案几,走到舆图前,望着舆图上的州府沉思。

“在山东和山西矿区,建立分厂区,可以借助当地的矿区地利,最大利益化的占领市场。”

“可这两个地区燕王府没有控制力,容易失去控制。”

在激进和保守两种做法之间,朱高炽感到为难。

前者能成倍的扩张,但是有危险,后者扩张速度相对于平和,但是胜在稳定。

此时,门外传来声音。

“王爷使来人,请小王爷去承运门平台。”

朱高炽听到后,把手里的事情暂时放下,快步的赶去了承运门。

只有在承运门平台的阁楼上,才是朱棣和亲信们真正商议重要大事的地方。

不久。

经过通传后,朱高炽见到了葛诚,姚广孝,还有其余的几名藩臣。

人们都认为,随着凉国公的出征,圣人的刀决计不会落到凉国公一系。

事情也是如此。

最先出事的是宋国公冯胜。

蓝玉放心的上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带领大军,获得了大捷,挫败了月鲁帖木儿联军的气势。

直接扭转了战略态势,朝廷大军获得了反攻的先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