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事儿,少打听。”
“卧槽,老许,你有任务啊?不喊上我么?”
“不是,我就是去山里拜个师,学中医,懂不?”
“靠,你还学中医?”
“我还学针灸呢,到时候给伱来两针?”
嘎!
巴特尔疯狂摇头,针灸那玩意儿,还是算了吧。
他看过中医的银针,很细很长,令他头皮发麻。
跟巴特尔说清楚之后,许多年留下一点粮票和钱,便离开了。
回到单位,许多年便直奔计春耕办公室,跟计春耕请了一天的假期。
后者没有直接批示,而是给了他一个任务。
“对了,再提醒你一下,国庆之前给你的那个小区设计图,你要抓紧一下,那边今天打电话来问了。”
“好的,主任,等下我拿过来给您。”
那个设计图,他早就完成了。
原定是这个月底之前交的,毕竟当时说不急。
现在才中上旬,时间也还早,他是没什么关系,直接把任务交了,他还省心了呢。
“行,那你自己去忙吧,今天的会议,我帮你推了。”
听到这句话,许多年顿时露出了笑容,连声说了句谢谢,然后离开了。
回头,他就把设计图送过来给计春耕,然后离开了设计院。
拖了好几天,今天终于是有时间进山一趟了。
整个太行山是非常大的,它还有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等名字。
石庙所处的位置,在太行山深处,一座一千八百多米海拔高度的五名山峰之上。
太行山的海拔一般都是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左右,主峰五台山则是三千多米的海拔。
按照老中医张明德提供的地址,许多年沿着千灵山的石门口进入太行山。
跋山涉水,翻阅了好几座山峰,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许多年这才赶到石庙所在的位置。
由于有小路,所以他可以走得相对快一些。
毕竟,他从设计院出发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
骑了一个多小时的平地,走了四个多小时的山路,许多年多少还是有些累的。
到了这里,他便从空间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了。
两瓶景芝老白干,花生瓜子等,以及十斤面粉等之类的粮食。
毕竟是拜师,对方缺什么东西,许多年心中有数。
跟老中医做过几次交易,又怎会不清楚呢?
提着礼物上山,花了十多分钟,他这才爬上了石庙。
山顶有一处平地,四周有三棵树,分别位于东北西三个方向,居中则是一间石头建成的房子。
门口处,老中医正在晒草药,看到许多年,便笑道:
“来了,认识这些草药么?”
刚来就要考自己了?
许多年把礼物放一旁,走上前观察了起来。
眼前这块平地不算小,约有百来个平方大小,全都被铺上了石板,还分隔了几块菜地。
菜地里种了一些番茄、南瓜、韭菜、葱、生姜等等,但除了韭菜、大白菜等部分菜,其他菜都已经蔫了。
现在已经十月份了,还能继续在菜地里存活着的,也就是韭菜大白菜了。
等再过段时间,这些菜都会看不到了。
除了菜地之外,还有几块垒高的石板,上面应该是用来晒草药的地方。
仔细辨认了一下,许多年便认出了其中的六种草药,还剩下的却是不知道了。
“不错,那你知道你刚才说的这六种草药,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么?可以医治什么病?这种病该如何用药?”
听到老中医的话,许多年脸上浮现笑容。
既然已经认出来了,那么他肯定熟记了这些草药的药理知识,可治疗的疾病这些,在《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本草图经》、《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等书籍里面也有记载。
所以,他很快便回答出来了。
老中医十分满意地说道:
“不错,看得出来,你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不过,这些知识,只是最基本的部分,切不可骄傲.”
许多年心说,您哪里看出来我骄傲了?
不过,对方毕竟是一百岁的老头了,看在这个份上,认真听着便是了。
“跟我进来吧。”张明德领着他走进了石屋。
踏进石屋,许多年这才看清楚,原来里面还真是庙宇啊。
房子不算小,大概有四十多平米,被间隔开两个隔间。
最前面便是大厅,有一张石桌,上面供奉了一尊石像。
如果许多年对道士一行有了解的话,便可以认出来,这尊石像赫然是真武大帝,跟武当山上供奉的是同一位神仙。
除了石像之外,还有香火烛以及水果贡品。
整个供奉台十分干净,想来是老中医经常打扫的缘故。
供奉台前,还有一个蒲团,旁边还有桌椅,上面还有茶壶、暖水壶等。
在大厅后面,则是老中医的住所,里面又被间隔了两个小隔间。
除了卧室之外,便是老中医放置草药、挖药工具、厨具、书架、书桌等多功能房间了。
刚才在外面平地的时候,许多年便知道,老中医是在外面做饭的。
在石屋门口处,还整齐摆放了不少柴火呢,以及一个露天灶台。
只不过灶台上面并没有大锅而已。
接下来的拜师流程,出乎意料的简单。
按照张明德的吩咐,许多年拜了真武大帝,然后又倒了酒。
然后许多年便看到老中医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面有两个人,一个是微笑的年轻人,跟老中医张明德很像,另一个人则是穿着道袍的花白胡子老人。
“他便是我的师傅老道士,当年他收养我的时候,也是一百岁左右,后来.”
老中医陷入了回忆之中。
石屋里的点点滴滴,都记录着他的童年和晚年时光。
根据张明德自己的回忆,在他成年之后,老道士便带他下山游历了十年,然后才回到山上度过自己最后的余生。
而老中医自己,遵照老道士的吩咐,在老道士回山后的第五年,才回到石庙。
回到石庙的时候,老中医便看到了老道士的尸骸。
算起来,老道士活了一百三十多岁,一生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
走的时候,也是在蒲团上,带着微笑离开的。
许多年听着很是羡慕。
活了一百三十多岁,简直可怕!
这岂不是说,眼前的张明德,也可以活那么长久咯?
毕竟对方跟老道士一脉相传,肯定有什么长寿秘诀。
“磕个头吧,以后你也是我们石庙一脉的传人了.”
张明德又从怀里拿出另一张照片,并把照片放在供奉台上面,肃然说道。
单独的那张照片,上面就只有老道士一人了。
看照片的老旧程度和样貌,许多年知道,应该是同时期拍摄的,甚至是同一天。
拜完师之后,老中医开始给许多年讲述关于石庙的大概情况。
石庙是在几百年前建立的,建庙祖师爷从南方北上,来到太行山上建立石庙。
但一直以来都是一脉相传,而且每一代几乎都只有一个传人。
除了建庙祖师爷是活了一百五十多岁之外,其他传人,也几乎没有低于一百二十岁的。
因为每一个传人,都由上一代人言传身教最少二十年以上,并且需要在江湖行医十年以上方可。
“师傅,所以,我们每一代传人都会武功咯?”
腿脚功夫不行,在外行走的时候,遇到绑匪、流氓、军阀等,打不过的话,肯定会很惨。
而且,还得足够幸运,要不然,都可能活不下来。
往前的其他人就不说了,仅仅还是老中医的这一生,也足够波澜壮阔了。
从太平天国开始到洋务动乱,再到清朝灭亡和军阀割据,又到民国混乱等等。
几乎是一个乱字贯穿了老中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