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命名为麻仓土的高岭土,其实就是一种黏土。
它的特性也并不好,单纯用它来烧制瓷器,品质也一点都不好。
这种使用麻仓土制作的瓷器,底胎有一个现象我们称为“刮胎白”,看起来很粗糙。
当然,实际上手感很光滑,这样是给收藏到元青花的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喜。
但是,这是因为元青花现在的价格很贵,如果单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这不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吗?
看着很粗糙,这可跟美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此时反差萌就出现了,摸一下,居然不粗糙,甚至还十分光滑,这可是惊喜十足。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这种粗糙感不是缺陷。
可是没办法,古代的工艺水平就那样,那时的元青花,已经是他们的最高手艺体现。
元青花的缺陷,其实很多,像是出现的火石红,白而不细,有很多气孔,有黑痣,且烧造出来的瓷器,很多会有鼓包现象。
这些都是使用麻仓土,形成的自然的现象。
没有麻仓土,高彷瓷器是根本做不出来,这些独特缺陷的。
彷古,就是连通当时的缺陷特征,都要彷制出来。
如果想要百分百高彷,那最好是研究透彻当时的工艺,再使用当时使用的原材料,来百分百精彷。
幸好,现代人能够分析元青花中麻仓土的成分配比,而陈文哲也清楚的知道元青花的制作工艺。
他甚至知道古人是怎么处理麻仓土的,也许就是在处理麻仓土的过程当中,才最终形成了我们现代人认识之中的麻仓土。
因为陈文哲怀疑,我们现代人认知之中的所谓麻仓土,不全是天然形成的。
因为很多研究都表明,麻仓土本质上也是高岭土,其成份和现在的高岭土没什么太大差别。
单从化验看,两者不能看出什么明显差异,这就很奇怪了。
如果在进一步做实验,却发现,两者虽然成分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做出的胎就是不一样,能说两者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会是一回事,很明显,麻仓土应该是一种处理过的特殊高岭土。
或者干脆说,麻仓山那边发现的高岭土,跟其他高岭土稍微有点差异。
再不就是,同样都是高岭土,而因为麻仓山的高岭土经过了特殊处理,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麻仓土,就是用这种麻仓土,才能烧制出,具有特殊泥胎的元青花。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造成了麻仓土的特殊。
但是,这里面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麻仓土是真正纯天然矿料,绝产了,绝迹了,那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恢复元青花的完整工艺。
麻仓土肯定是纯天然矿料,但是它之所以特别,应该是因为后期的处理手段。
所以,天然麻仓土就可以烧制出元青花的这种可能性不大。
更大的可能是,麻仓土并不特殊,特殊的是其处理工艺。
而这是最近陈文哲研究的成果,当然,之所以有这种推断,还是因为在隋侯之珠内部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
现在陈文哲认为,麻仓土肯定是天然矿料。
但是处理之后,应该算是另外一种东西了。
最起码变得跟普通高岭土不同,所以最后烧制出的瓷器效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