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他才能睡一个好觉,不用每天都进入梦中学习。
其实,现在想想,那个时期他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多,而且还不是他通过接触外界古董,回朔到的。
“不对啊,也许就是回朔到的。”
就在此时,陈文哲感觉到了异常,他不让隋侯之珠回朔,它就真的是一件死物,躺在他的脑海之中一动不动?
一动不动那是王八,而王八还是活的呢!
虽然隋侯之珠不是活物,但是他能够随时随地的记录知识,如果还能不停的回朔,这几千年下来,它到底存储了多少知识?
相比通过外界古董出发相关知识,隋侯之珠本身才是关键。
就是明悟了这一点,陈文哲再遇到不懂的知识体系,就可以直接从隋侯之珠中寻找答桉。
而这样一来,还真行!
就比如现在,陈文哲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绿釉相关知识,隋侯之珠就立即给了他大量反馈。
而通过了解绿定的生产过程,他能够从唐代开始,了解其中的更多细节,甚至可以学到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因为从唐代开始,主要是从中、晚唐时期开始,随着白釉瓷器生产技术的成熟,北方地区的许多瓷窑开始生产绿釉瓷器,直至明清相延不绝。
从唐代开始,绿釉瓷器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而绿釉瓷器从烧成工艺上,总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跟唐三彩相关。
这一类瓷器,先在高温下烧制素胎坯件,出窑后再施添加了铅等助融物质的低温彩釉。
之后入窑进行低温彩烧,大体在7c至9c的温度下烧成。
这类器物有单色的黄釉、绿釉器物,也包括黄绿两色或三色的器物,常常被称为三彩器或琉璃器。
此类器物包括有瓷胎和陶胎两种,因此人们或称其为三彩瓷器,或称为三彩釉陶,其实这是难以严格区分的。
如果除去唐代的俑类器物,仅从器皿类器物看,用这种方式烧制的低温釉器物,在中唐时期就已相当成熟。
看到这里,陈文哲已经有点惊叹,这里面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早知道隋侯之珠还有这种能力,陈文哲哪里还用跟武三带来的那两个老头探讨相关技艺?
此时的陈文哲,可以说是老鼠掉进了大米缸,他想要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隋侯之珠可比一座数据库还要好用,可以说只要他想学什么,只是在脑袋里一想,就有相关知识浮现。
这样一来,他学习起来就方便多了。
此时查看绿釉的一种烧成工艺,可以说是从古到今,所有相关技艺,他都可以查看。
当然,如果没有点基础,这些看了也就看了,也许看了还会看不懂,更是对他传承技艺一点鸟用都没有。
但是,此时的陈文哲不同,他的基础很牢固,很多知识点,他看一眼就能学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
这也许才是隋侯之珠放开知识库,让陈文哲随意学习的基础吧?
丢掉脑袋之中没用的想法,陈文哲再一次沉浸入学习之中。
先前陈文哲从古到今,捋过青瓷的生产过程,而这一次是针对绿釉瓷器的探索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