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津城博物馆中,除了张家捐赠的明山先生作品外,也是用三件二代的作品,同故宫换了两套张明山作品。
所以,就算是现在,除津城博物馆和泥人张美术馆外,还想在津找到张明山的作品,几乎绝对不可能。
因为没有卖,就没有买,张明山先生的作品,历来奇货可居。
而到了民国时期,就是外销名扬,津购无几!
第二代泥人张张玉亭先生,真的是在卖泥人了,以此为业几十年。
他非但卖,还将儿子张景福、孙子张铭组成作坊制作,祖孙三代人均以此为业,并于估衣街设店。
但是,仍然是津人很少购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取得一些印迹。
津典籍记录,这作坊的作品,75%销往霓虹,15%销往欧美,那在国内的销售量可想而知。
据记载,张玉亭先生一生创作作品两万余件,其实应是祖孙三代共同完成。
留在国内的只有1%,仅两千余件。
再加上神都那些大户人家的购买,由津人购买的数量,寥寥无几。
所以,现在能够从津找到民国时期的作品,也已不可能了。
而在解放后的几十年,根本就没有销售。
可以说,自抗战后,便不再销售作品,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现在人家得回了泥人张的商标,自然其后代又开始制作、出手泥人了,但是,真正能买到的还是寥寥无几。
这就是泥人张作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就算是在网上,你要真寻找泥人张的交易记录,也很难找到。
陈文哲知道的,也就一份语焉不详的信息,好像是一件泥人张的作品,卖了六百多万。
所以,陈文哲手中的这件海张五,最少也值六百万。
而就算这样,还是有价无市,因为市场上,只要遇到了,都悄没生息的自己买下来收藏了,谁会弄得沸沸扬扬?
可以说,从1959年到2年,除了张家赠送朋友的作品之外,其他的都跟张家的泥人张,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说在这个时间段,那些有着标记泥人张作品的泥人,是哪里来的,肯定是国营泥人张做的啊!
这家店铺与张家传人作品,没有多大干系。
可就算是这样,当初培养的那些翻模工人,现在也已经是高级大师了。
只不过,这些人的作品是泥人,但是不等于是泥人张!
“你说这一件人物像,最少六百万?”
虽然知道很贵,但是当听到陈文哲的话之后,李金鲤还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他说的贵,是现在的泥人作品,可不是古董。
他是真没想到,真正的泥人张古董彩塑,居然会这么值钱。
如果不是跟练泥有关,如果不是跟塑形、制瓷有点关系,陈文哲也不可能了解这些东西。
而只有了解了,才真正明白,国内是怎样的一种地大物博。
几乎你能想到的技艺,国内都有,而且是在很久之前就有,工艺等级还肯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就让后人的创新,变得艰难了起来。
当然,这不包括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这一点,原来华夏确实落后了,但是,最近我们一直在追赶,而且即将要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