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唐代金库(400推荐加更)(2 / 2)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银两两边,很容易看到翘得非常夸张的两翼,这其实都是防伪的标志。

“有了银铤,就肯定有金铤,哈哈,这个居然不是金铤,而是金砖!”

“这应该称为金条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青林来到了陈文哲的身边。

后面还有陈青川,两个人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后。

“就是金砖,人家当时还叫金库呢!”

陈文哲笑着翻动了一下,看着不多,但是这东西的重量很足!

随手拿起来了一块,比他先前弄到的大黄鱼可重多了。

纯度应该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达不到三个九、四个九的,这一点陈文哲十分确定。

摸金技能在这一方面,就是这么厉害。

他记得现在造假的唐朝金库小金砖,一块是五十克的,也就是一两重。

唐宋时期都是一斤十六两,也就是说,这么一块金砖,足足有八百克重。

不算它们的历史价值,单纯的卖黄金,这么一块也能卖差不多三十万。

清理掉上面的银挺,下面的金砖数量还是不少的。

“这怎么也有五六箱子,一个箱子就算少装点,怎么也得装个一百块吧?五六百块,算五百块,一块八百克,这是多少?”

说着说着,陈文哲也说不下去了。

“四百千克?也就是四百公斤,不足半吨!”

好一会儿之后,陈青川才开口道。

陈文哲无语,不足半吨,这是说多?还是说少?

“我们在后面,还发现了不少铁质枪头,这里应该还被当做藏兵洞使用过!”

陈青林没有说黄金,而是转移了话题。

陈文哲点了点头,把手中的黄金扔到了金银堆里。

“早就猜到了,这座大墓的主人,应该是唐代中期之后的贵族,这些银挺就是证明。”

据史料记载,唐朝银铤最流行的时间,是唐朝的中晚期,其功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官方使用,民间的大额支付和对外商贸也开始使用银两。

唐朝时,我国对外贸易非常频繁,不仅仅有路上丝绸之路,还有频繁的海上贸易。

当时西亚地区普遍使用银币,这与当时的开元通宝,难以互相兑换,因此使用银铤,就成了最为便利的选择。

唐朝船型的银铤,有利于全球贸易的顺利开展,而在那个缺少信用体系的时代,船型或是笏形的造型,有利于贸易双方彼此检验白银的成色。

唐朝银铤的面值太大,普通百姓几乎没有看到和使用的机会,因此进入这里,被埋在了地下,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咦?你们发现兵器了?只有枪头?”

“绝大多数是枪头,再就是这两只箱子了,又是漆器,个头还不小,我们只拿过来了一件!”

说着,陈青川递给了陈文哲,一只狭长的漆器盒子。

这只漆器盒子的长度,达到了一米五。

看到扁平狭长的盒子,陈文哲的心脏,忽然猛烈的跳动了一下。

在藏兵洞里,发现了这样的漆器盒子,里面还能是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